[发明专利]造纸方法以及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3052.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2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博;张猛;李君;徐娜;赵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2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冯奕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方法 以及 组合 | ||
1.一种造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纸浆;
(b)向该纸浆中添加至少第一水性液和第二水性液,得到纸料;
(c)使步骤(b)中得到纸料成形而得到湿纸幅;
(d)对步骤(c)中得到的湿纸幅进行压榨脱水,得到湿纸页;以及
(e)将步骤(e)中得到的湿纸页干燥,得到纸页;
其中,
所述第一水性液包含一种或多种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和作为介质的水,所述第二水性液包含一种或多种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和作为介质的水;
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0道尔顿;
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0道尔顿;
并且
步骤(b)中添加的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与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量比为25:75~7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
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是阳离子性的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其是一种或多种丙烯酰胺类单体与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单体的共聚物,并且经二元醛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二元醛是乙二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单体是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是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300,000道尔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
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是一种或多种丙烯酰胺类单体与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单体和一种或多种阴离子单体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单体是选自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阴离子单体是选自丙烯酸、衣康酸和它们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水性液中可用作交联剂的醛的含量基本上为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第一水性液和第二水性液的添加以任何顺序进行或同时进行,或者先将第一水性液与第二水性液混合后再加入到所述纸浆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步骤(b)中添加的所述第一水性液和所述第二水性液的总量为0.01~50kg/吨干纤维,以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和所述两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总量对纸浆中干纤维的重量比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水性液中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固含量为0.01~5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水性液中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固含量为0.01~50重量%。
15.一种造纸助剂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性的或阴离子性的或两性的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一种或多种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和作为介质的水;其中,
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0道尔顿;
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0,000,000道尔顿;
并且
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与所述两性的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重量比为25:75~75:25。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造纸助剂组合物,其中,
所述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是阳离子性的二醛改性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其是一种或多种丙烯酰胺类单体与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单体的共聚物,并且经二元醛改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造纸助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二元醛是乙二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艺康美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0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