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2998.1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姚志强;刘杰;代晓莉;冯军;白永立;杜宇;潘辉;赵运堂;周娜;周志伟;李飞;朱国森;崔阳;王全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8/5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 析出 强化 高强 热轧 薄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Ti作为析出强化元素在热轧高强钢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热轧钢板的抗拉强度超过900MPa时,在工业热轧过程中难以控制板型,因此,对于这种抗拉强度900MPa级以上的高强钢,国际市场以调质产品为主。
目前调质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合金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工艺成本高,成形性能差。由此,Ti在高强钢中的应用遇到了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合金成本,板型好,钢材的冷成形性能高的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其化学成分包括:C:0.07-0.12wt%,Si:0.1-0.3wt%,Mn:1.0-2.0wt%,P:0-0.01wt%,S:0-0.003wt%,Al:0.02-0.05wt%,Ti:0.15-0.20wt%,B:0.0010-0.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上述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其化学成分还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
Ni:0.1-0.5wt%,Cr:0.3-0.8wt%,Mo:0.2-0.5wt%,Cu:0.1-0.5wt%,Ca:0.005-0.03wt%,[N]:0-0.004wt%。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产上述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的方法,包括:
将铁水经过转炉、电炉或感应炉冶炼获得半钢水,
将所述半钢水通过连铸获得权利要求1或2所述成分的铸坯,或通过模铸获得权利要求1或2所述成分的铸锭;
将所述铸坯或铸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1350℃,保温1-5h,以保证80%的Ti实现固溶,再经过再结晶和未再结晶两个阶段轧制获得热轧板;
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后卷取获得热轧卷;
将所述将热轧卷开平后,上热矫机矫平获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再结晶阶段轧制温度≥1000℃,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5%-30%,积累变形量控制在50-70%;所述未再结晶阶段轧制温度为980-820℃,积累变形量30-50%。
进一步地,将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时,先以30-50℃/s的冷速将所述热轧板冷至550-650℃,且空气中冷却2s-8s,以保证10%左右的针状铁素体生成,再以40-60℃/s的冷速快将所述热轧板冷至300-450℃,以保证贝氏体组织生成。
进一步地,将所述将热轧卷开平,加热至590-630℃,保温30-50min后,经过热矫机矫平获得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对成分的有效改进,在C-Si-Mn-Ti-B的基础上选择性添加少量的1到2种贵重合金,合金成本较低,在生产工艺上充分利用了TiC的析出强化,提高热轧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同时在热轧时采用层流冷却方式进行冷却,抑制TiC的析出,随后在贝氏体区内卷取,此时,钢板屈服强度在700MPa左右,较低的强度条件下,钢内应力小,板型控制较易,板型良好,此外,使得钢材的成形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金相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i析出强化型超高强热轧薄板,其化学成分包括:
C:0.07-0.12wt%,Si:0.1-0.3wt%,Mn:1.0-2.0wt%,P:0-0.01wt%,S:0-0.003wt%,Al:0.02-0.05wt%,Ti:0.15-0.20wt%,B:0.0010-0.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如下:
碳:碳是提高材料强度最经济有效的元素,能有效提高钢材的强度;但碳含量过高,也导致钢材焊接性能、韧性和冷弯性能的下降。为了使钢材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本发明采用的碳含量为0.07-0.12wt%。
硅:硅为固溶强化元素,同时还能够促进奥氏体中碳的扩散,从而促进针状铁素体的相变。但是添加硅含量过高,一方面会对钢材表面质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增加组织中的针状铁素体,使强度降低,本发明添加硅含量为0.10%~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子打火机
- 下一篇:一种混流卧式水轮机链式导水机构双连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