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皂角种子的人工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2598.0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胜;侯桂玲;刘培松;杨雨华;赵干卿;杨风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王健胜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马忠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皂角 种子 人工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育苗方法,具体为一种皂角种子的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皂角( Gleditsiasinensis Lam.) 是豆科皂荚属植物,属温带落叶乔木。皂荚具有很广泛的环境适应性,从中国北部至南部均有分布。皂角是集生态、化工、中药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良树种。皂角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性土壤甚至黏土或沙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因此其是山地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皂角果实果荚富含胰皂质,故可煎汁代替肥皂使用,是良好的纯天然植物洗涤剂。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入药有活血及治癣作用,荚果可祛痰利尿,是良好的中成药原料。虽然皂角具有极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皂角树资源的大量砍伐,目前已造成了皂角资源的严重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限制及影响了皂角相关产业的有效发展。
在自然状态下,皂角种子不仅萌发和出苗率低(不到10%),而且萌发需要的时间较长,这严重影响了皂角育苗的效率,难以实现皂角树资源的有效繁育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对皂角种子的综合处理,解决了皂角种子育苗环节中的主要关键技术,从而显著提高皂角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皂角种子的人工育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皂角种子的准备:选择自然成熟、充分干燥、籽粒饱满的皂角种子用于皂角育苗;
2)皂角种子的化学试剂处理:利用60%的硫酸处理皂角种子40-45分钟;
3)皂角种子的热水处理:将上述用化学试剂处理的种子再放入100℃水中,让沸水自然冷却,每隔12小时更换沸水,共处理不少于90小时;
4)皂角种子催芽:将上述热水处理的皂角种子置于湿润培养皿中,在25℃的环境温度下催芽24-36小时;
5)发芽种子播种:将上述露白或发芽的种子播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质中,基质的配方是细土:草炭土:蛭石:细沙=1:1:1:0.5,播种时种子间距1-1.5cm。
积极有益效果:与现有皂角育苗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皂角种子育苗,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出苗率在85%,且种苗健壮,栽培后长势良好。同时,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皂角种子育苗,其在与皂角种子具有类似致密种皮结构的种子开展种子育苗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应用或借鉴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皂角种子的准备:
采集秋季自然成熟皂荚,用机械法去掉皂荚壳(注意不要造成皂角种子的破损)取出皂角种子,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在通风处让其充分干燥后,剔除干瘪种子和破损种子,选择籽粒饱满且大小均匀的种子用于皂角育苗。
2)皂角种子的化学试剂处理:
将准备好的皂角种子放入玻璃器皿中,用配制好的60%硫酸处理45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用玻璃棒充分搅动一次。
3)皂角种子的热水处理:
将用硫酸处理过的皂角种子先用流动的清水充分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入带盖器皿中,立即加入100℃沸水,沸水液面以高出皂角种子界面5-6cm为宜,充分搅动10分钟后加盖。在热水中共处理不少于90小时,期间每隔12小时更换一次热水。
4)皂角种子催芽:
在对皂角种子进行热水处理的过程中,选择其中一些已经膨胀的皂角种子(种子膨胀后体积一般是原有体积的1-1.5倍左右)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铺设有已饱和吸水的滤纸的器皿中处理24-36小时,期间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5℃为宜,同时每隔12小时观察器皿中水分的变化并及时对器皿内进行水分的补充,以保障种子催芽环境的湿度。待种子露白后即可用于播种。
5)皂角种子播种:
播种采用常规育苗盆即可。播种采用的基质比例是普通细土:草炭土:蛭石:细沙=1:1:1:0.5,配制基质时加入少量粉剂多菌灵,这些成分在充分混匀后装入育苗盆,基质厚度不少于5cm,然后用小喷壶浇透水;待水分充分下渗后即可进行播种,种子间距1-1.5cm,同时在种子上部覆盖少量基质,厚度以刚盖住种子为宜。将播种完的育苗盆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70%的环境湿度,直至皂角种子发芽出土后即可转入常规管理。
对比1:不同浓度硫酸处理下皂角种子发芽率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王健胜,未经平顶山学院;王健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