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点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2563.7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角佳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点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点亮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已经提出了被设计成将从AC(交流)电源供给的AC电压转换成DC(直流)电压、并且将由此得到的DC电压施加至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的光源以使该光源点亮的LED点亮装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2-147507号公报)。
图8示出现有LED点亮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图。该现有LED点亮装置的主要组件包括整流电路1、平滑电路2、降压斩波电路3、驱动电路4、开关电流检测器5和负荷电流检测器6。该LED点亮装置使用AC电源E1作为其输入电源,并且对流经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8的负荷电流进行反馈控制,从而使光源8以期望点亮水平点亮。以下说明现有LED点亮装置的结构。
整流电路1是由未示出的多个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桥,并且连接在AC电源E1的输出端之间。此外,整流电路1对从AC电源E1输入的AC电压Vac进行全波整流或半波整流,并且将由此得到的电压提供至与整流电路1的输出侧相连接的平滑电路2。
平滑电路2包括平滑电容器C21,并且连接在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之间。平滑电路2通过对从整流电路1供给的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来生成DC电压Vdc,并且将所生成的DC电压Vdc提供至与平滑电路2的输出侧相连接的降压斩波电路3。
降压斩波电路3包括开关装置Q31、电感器L31、电容器C31和二极管D31。电容器C21与开关装置Q31、构成开关电流检测器5的电阻器R51、电感器L31和平滑所用的电容器C3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此外,电流再生所用的二极管D31与电感器L31和电容器C3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开关装置Q31由驱动电路4交替地接通和断开。另外,电容器C31与光源8和构成负荷电流检测器6的电阻器R6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其中光源8由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d81构成。
在驱动电路4交替地接通和断开开关装置Q31时,具有上述结构的降压斩波电路3使DC电压Vdc降压并且将降压后的DC电压Vdc施加至光源8的两端。结果,作为DC电流的负荷电流(以下称为LED电流Ild)流经光源8,并且构成光源8的各发光二极管Ld81点亮。
开关电流检测器5包括与开关装置Q31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51。开关电流检测器5测量流经开关装置Q31的电流(以下称为“开关电流Isw”)。开关电流检测器5将电阻器R51两端的电压的大小作为表示开关电流Isw的检测值提供至驱动电路4。
负荷电流检测器6包括与光源8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61。负荷电流检测器6测量流经光源8的LED电流Ild。负荷电流检测器6将电阻器R61两端的电压的大小作为表示LED电流Ild的检测值提供至驱动电路4。
驱动电路4基于从开关电流检测器5和负荷电流检测器6所提供的检测值来接通和断开开关装置Q31,以使得LED电流Ild等于预定期望值。参考图9(a)来说明利用驱动电路4如何接通和断开开关装置Q31。
驱动电路4进行用于按预定周期T1接通开关装置Q31、并且在开关电流检测器5的检测值变得不小于断开阈值Th的情况下断开开关装置Q31的接通/断开(on/off)控制。该断开阈值Th是基于负荷电流检测器6的检测值所选择的。注意,将LED电流Ild等于预定期望值的状态定义为正常状态。在图9(a)中,断开阈值Th是Th1。为了将所获得的负荷电流检测器6的检测值(LED电流Ild)调整为期望值,驱动电路4通过基于负荷电流检测器6的检测值改变断开阈值Th以调整接通时间段Ton来进行反馈控制。注意,由Ton1来表示正常状态下的接通时间段Ton,并且由Toff1来表示正常状态下的断开时间段Toff。例如,关于从Panasonic Corporation(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可用的IPD(商标名为“MIP9E0X”),驱动电路4和开关装置Q31设置在同一封装件内。该IPD对开关装置Q31进行上述的接通/断开控制以使接收负荷电流检测器6的检测值的端子的电压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