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挤压管通件的填充介质及管通件的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12555.2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肖运;王超峰;王彦坤;潘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源泉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28 | 分类号: | B21C37/28;B21C37/29;B21C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挤压 管通件 填充 介质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通工程和制冷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挤压管通件的填充介质及管通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管通件是管道工程中重要的管配件,因其在管通工程领域内用途广泛,尤其是制冷、化工、建筑及食品等行业不可或缺。管通件的生产可通过铸造、锻造、焊接和挤压的工艺方法,铸造管通件一般需要再加工且其机械性能较差,日趋淘汰;锻造管通件加工余量大、成本高,应用受限;焊接管通件应用虽多,但高应力区处于焊缝位置上,容易留下事故隐患。上述铸造管通件、锻造管通件和焊接管通件都不符合精密管件的要求,挤压管通件在大弯曲应力区物焊缝、肩部挤压增厚,改善了其强度,且误差小,因此,挤压管通件在现有技术精密管件的制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挤压是根据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利用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相当大的挤压力作用下,金属在模腔内产生塑性变形,使坯料变成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性能的零件的工艺过程。现有技术中,挤压制造管通件的技术途径大致分为冷、热挤压两大类,其中以低成本的冷挤压技术发展最快。在现有技术中,冷挤压技术主要有灌铅挤压、注油挤压、注水挤压和灌粉挤压等。其中注油或注水挤压均因技术难度大、设备成本高、挤出长度不理想等因素发展缓慢。而灌铅挤压因其挤压成型尺寸标准,成本低等诸多有利因素,导致在现行技术中仍以灌铅挤压为主。但铅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必须淘汰。近年出现的灌粉挤压对上述几种挤压方式有了新的突破,有效克服了以往技术难点和环境弊端。但由于粉挤压对灌装工艺要求严格,现有灌装设备产能效率低,而市场上尚未研制出高效的灌装设备,制约了粉挤压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
灌铅挤压是将熔化状态下的铅注入原始管坯中,待冷却后放入模具进行挤压。但是铅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而且灌铅工艺步骤比较繁杂,包括开料、去毛刺、吹金属屑、第一次灌铅、第一次清理管口、钻中心孔、开孔挤压、锯掉盲端、打磨、第一次退铅、退火、第二次灌铅、第二次清理管口、压形、切口、第二次退铅、除铅、扩口或缩口、抛光、酸性等二十项复杂的加工流程,其中,由于第一次灌入的铅受到挤压后,密度增大,如果直接压形,容易挤破管壁,因而需要退铅、再次灌铅、并再次退铅,前后需要经过两次灌铅、两次退铅、两次清理管口,工艺流程复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挤压管通件的填充介质及管通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提供的填充介质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而且使得挤压管通件的制备过程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挤压管通件的填充介质,包括以下组分:
钠盐25wt%~50wt%,所述钠盐为亚硝酸钠和/或硝酸钠;
硝酸钾50wt%~75wt%。
优选的,包括30wt%~45wt%的钠盐。
优选的,包括55wt%~70wt%的硝酸钾。
优选的,所述钠盐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钠;
以填充介质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硝酸钠的质量含量小于等于30wt%,余量为亚硝酸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通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填充介质熔融,得到液态填充介质;
将所述液态填充介质填充入原始管坯中,冷却后将填充有所述填充介质的原始管坯在模具中挤压成型;
将挤压成型后的管件中的填充介质熔融后除去,得到管通件。
优选的,所述熔融的温度为100℃~800℃。
优选的,所述原始管坯的材质包括铜、铝、低碳钢或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原始管坯为直通管件。
优选的,所述管通件为多通型管通件或U型管通件。
优选的,所述将挤压成型后的管件中的填充介质熔融后除去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填充介质后的管件进行空管扎弯,得到管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源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源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莓果实的生物保鲜方法
- 下一篇:脚踏式农作物追肥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