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2264.3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大士;茅野守男;白坂卓也;东谷幸祐;清水研一;数野修一;堺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M8/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供给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18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2-204796号的优先权,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一种利用在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等电动车辆上搭载的蓄电池或燃料电池等直流电源,对家庭用的电气设备供电的电力供给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325392号)。
日本特开2006-325392号所记载的电力供给系统具备:具有将电力供给到车辆外部的机构的车辆;具备逆变器的定置型燃料电池系统;由定置型燃料电池系统供给电力的负载装置;以及向定置型燃料电池系统供给电力的系统电源。该电力供给系统在系统电源停电时,连接车辆与定置型燃料电池系统,由车辆经定置型燃料电池系统的逆变器向负载装置供电。
作为燃料电池,公知的是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从两侧夹着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以下,称为“电解质膜”。)而形成膜电极构造体,在该膜电极构造体的两侧配置一对隔板,从而构成平板状的单位燃料电池(以下称为“单电池”。),层叠多个该单电池而构成燃料电池堆。在该燃料电池中,在阳极电极通过催化剂反应而产生的氢离子透过电解质膜而移动到阴极电极,在阴极电极与空气中的氧引起电化学反应而进行发电。
上述的燃料电池由于伴随于发电而发热,因此在燃料电池内因发电而生成的生成水容易汽化。汽化了的生成水(水蒸气)与阴极废气、阳极废气一起被排出,所以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干燥。而且,如果燃料电池成为过度干燥的状态(以下,称为“干涸状态”。),则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下降,进而存在导致电解质膜劣化的问题。
因此,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用于冷却伴随于发电而发热的燃料电池的冷却机构。作为冷却机构,由在燃料电池的内部循环而吸热的制冷剂、用于使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及向散热器送风的散热器风扇构成。
但是,一般而言,燃料电池的冷却机构及其控制要考虑车辆的行驶来设计。
具体地说,在车辆的车速高且燃料电池的发电量多的情况下,设计成将行驶风导入散热器并使散热器风扇高速旋转,从而进行在散热器通流的制冷剂的散热。另外,在车辆的车速低、燃料电池的发电量少的情况下,设计成将行驶风导入散热器并且使散热器风扇低速旋转,从而进行在散热器通流的制冷剂的散热。由此,燃料电池匹配于车辆的行驶状态(匹配于燃料电池的发电状态)被适当冷却,因此,在车辆行驶时可以防止电解质膜成为干燥状态。
另外,燃料电池系统在车辆停止、燃料电池的发电停止时,设计成使散热器风扇的旋转停止。由此,能够防止散热器风扇对电力的消耗浪费。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6-325392号记载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
燃料电池的冷却机构及其控制由于考虑车辆的行驶时而设计,因此,当在车辆停止的状态下将燃料电池发电的电力供给到外部负载(以下称为“外部给电”。)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良好地冷却燃料电池的顾虑。尤其,外部给电由于是在使车辆停止的状态下使燃料电池发电而进行的,因此无法将行驶风导入散热器。因此,无法有效进行燃料电池的冷却,存在燃料电池的温度相比行驶状态的温度大幅度升高的顾虑。进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外部给电时的燃料电池的冷却并没有具体地记载。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成为过度干燥的干涸状态,无法长期稳定实施外部给电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进行燃料电池发电的电力的外部给电的电力供给系统。
本发明的方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成所述目的,采用以下手段。
(1)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电力供给系统,具备:
电源,其具备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反应而发电的燃料电池;
车辆,其由所述电源供给的电力驱动;
外部给电电路,其可将所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外部负载供给;
散热器,其进行冷却所述燃料电池的制冷剂的散热;
散热器风扇,其向所述散热器送风;
干燥探测机构,其对所述燃料电池的干燥状态进行探测;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对所述外部负载的电力供给,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由所述电源向所述外部负载供给电力时由所述干燥探测机构探测到所述燃料电池的干燥的情况下,驱动所述散热器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缸轴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路面取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