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品分装用即时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2227.2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华;孟凡敏;唐静;纪洁;马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 分装 即时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用容器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样品分装用即时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稳定性是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的重要属性,同时也限制了一些具有不稳定特性的标准物质,如低浓度或溶液状态下不稳定样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在实验室比对或质控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要求比对或质控样品具有多个浓度水平,且浓度和基体与实际检测样品接近。如水质检测中,常检重金属元素和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均在ng/mL数量级,如此低的浓度水平对样品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做法是提供稳定性较好的高浓度样品,由参加比对或质控的实验室按照要求,自行稀释后测定。但稀释过程的不可控会对比对、质控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实验数据的失真。
因此,现在实验室亟需一种新的样品混合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样品分装用即时混合装置,以解决样品的数据失真和不稳定样品的制备和研发瓶颈。
本发明提供的样品分装用即时混合装置,包括内瓶盖、外瓶盖、内瓶和外瓶;其中,在内瓶盖的内侧和外瓶盖顶部的孔洞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棘齿,通过棘齿连接内瓶盖和外瓶盖;在內瓶的瓶身的外侧设置有内锁扣;在外瓶的颈部的内侧设置有与內瓶的内锁扣相对应的外锁扣,并且,內瓶和外瓶通过内锁扣和外锁扣的配合相互固定;在内瓶盖的颈部的内侧和內瓶的颈部的外侧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在外瓶盖的盖身的内侧和外瓶的颈部的外侧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并且,内瓶穿过外瓶盖顶部的孔洞,通过分别设置在內瓶的颈部的外侧的螺纹和外瓶的颈部的外侧的螺纹与内瓶盖的颈部内侧的螺纹和外瓶盖的盖身内侧的螺纹旋转密封。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内瓶盖的顶部与液体接触的部分以及外瓶盖的颈部与盖身之间的部分分别设置有聚四氟内衬,在内瓶与外瓶盖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内瓶的瓶身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菱形。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内瓶盖和外瓶盖采用塑料材质。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內瓶和外瓶均采用玻璃或者塑料材质。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样品分装用即时混合装置,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内外瓶设计,内瓶中溶质与外瓶中溶剂分别保存,能够有效提高标准物质和比对质控样品的稳定性;
2)针对检测中常用的有机溶液和无机水溶液体系,对瓶体、瓶盖结构及材质进行了特殊设计,能够较好地解决包装材料与溶剂接触时的溶出和腐蚀的问题,有效确保标准物质和比对质控样品量值的可靠性;
3)利用溶液浓度,通过内瓶中溶质装样量可调的特点,可方便实验室在比对或质控中开展多水平盲样设计;
4)内瓶中可直接分装均匀性、稳定性良好的有证标准物质,既能确保比对质控样品量值的准确可靠,也能省去按照要求必须对样品开展均匀性、稳定性检验的工作量;
5)通过内瓶盖与外瓶盖之间的配合设计,使稀释混合过程高度可控,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比对质控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瓶盖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瓶盖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內瓶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瓶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瓶的瓶身的横截面为方形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棘齿1、棘齿1’、内衬2、内衬2’、内锁扣3、外锁扣3’、螺纹4、螺纹4’、螺纹4”、螺纹4’”、密封圈5。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