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镁合金超薄带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11975.9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杜兴蒿;武保林;王大鹏;万刚;段国升;洪敏;东野生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F1/06;B21B1/4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镁合金 超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加工领域,具体地说为一种冷轧制备镁合金超薄带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以及办公系统等轻量化以及地球环保问题的需求,变形镁合金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我国是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镁合金板(带)材,特别是某些精密的电子电器领域、大功率镁阳极电池领域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应用到的厚度小于0.5mm的超薄镁合金板(带)材等深加工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而目前国内外生产厚度小于0.5mm的超薄镁合金板(带)材最后的轧制阶段均需热轧制,辅以中间退火。然而,在镁合金薄板生产过程中,1mm以下镁板的轧制最容易出现裂纹,其原因是工业生产常用可逆轧机,随镁板的变薄,镁合金经历了降温轧制过程,终轧时轧辊温度不够。因此,如何实现通过快速冷轧工艺制备镁合金板(带)材,特别是超薄板(带)材,进而大批量连续生产高成形性的超薄板(带)材,是实现将镁合金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领域推进关键。
目前,镁及镁合金超薄板(带)一般是通过热轧工艺制备,每道次均需加热保温,即浪费能源,晶粒细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轧制备厚度小于0.5mm的镁合金超薄带材的方法,制备的超薄镁合金板(带)材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缺陷少。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镁合金超薄带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铸锭固溶化处理
将固溶体型镁合金铸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723-803K保温24小时,然后进行水淬,对铸锭进行固溶化处理;
2)铸锭热轧开坯
将固溶化处理的铸锭切成厚度大于2.5mm的板材进行热轧变形至厚度为1mm左右,满足热轧总变形量最低为60%,热轧温度设定为677-727K之间;然后热轧板材在673-773K进行30分钟的退火处理;
3)超薄带材冷轧处理
在室温条件下,对步骤2)退火热轧板材进行第一道次变形量为大于50%的轧制,可通过一道或多道次冷轧成厚度为0.05mm-0.5mm的超薄带材,总压下量可达到95%。
进一步地,所述固溶体型镁合金采用纯Mg,Er元素按质量比Mg-4Er进行配制的合金;或采用纯Mg,Zn元素,按质量比Mg-1Zn进行配制的合金;或采用纯Mg,Dy元素,按质量比Mg-6Dy进行配制的合金;或采用纯Mg,Al元素,按质量比Mg-1Al进行配制的合金。
进一步地,步骤2)中,热轧进行多道次轧制,每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0%以下,并辅以中间退火。
进一步地,步骤3)中第一道次变形量满足50%~70%。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采用采用较少的步骤并在室温下实现镁合金超薄带材的制备,由于采用热轧开坯,冷轧超薄处理,节约了能源,冷轧超薄带除了出现由于大压下量引起的边裂外,整体表面完好。剪边后可得高质量的镁合金超薄带材。退火后冷轧板晶粒细小均匀,力学性能优异。
通过对表面形貌以及厚度的检测,得到的镁合金超薄带材厚度小于0.5mm,该带材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缺陷少,基面织构减弱。由于晶粒细小因此力学、耐腐蚀以及电化学等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开发了具有极高室温轧制变形能力的镁合金的材料及其工艺,本工艺研发的为实现镁合金的室温轧制,得到了性能优异的冷轧超薄板(箔)。该冷轧镁合金薄板可加工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在汽车、3C产业和航空航天上有广泛的应用。
Mg-Er,Mg-Zn合金价格比较便宜,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合金采用常规的工艺即可实现。产业化投资对于一般工厂可利用现有设备即可,投资低廉。
镁在室温下变形主要依靠基面{0001}滑移及锥面孪生。而经过固溶处理的镁合金在热轧后退火织构弱化,在第一道次大应变速率下,轧制正应力会使1mm厚的热轧薄板内不同的部位均产生大量的{10-11}压缩孪生,大量的{10-11}压缩孪生的产生会改变晶粒取向,使得晶粒有利于产生基面{0001}滑移及锥面孪生,进而实现均匀的塑性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Mg-4Er合金超薄带材(673K/30min退火)的显微组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固溶化Mg-4Er合金厚度为0.05mm的镁合金超薄带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