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抗病毒卫生巾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1623.3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关燕清;刘俊明;蔡依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卫生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女性用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抑菌抗病毒卫生巾。
背景技术
一、卫生巾的现状。
卫生巾是妇女经期使用品,是一种高吸水性聚合物(SAPS),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吸收性、不渗透性、柔软、舒适、卫生、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已取代传统的卫生纸,被广大妇女接受而成为必备的生理卫生用品。
通过调查发现,月经期间,细菌可逆行进入阴道,不注意经期卫生,滥用不洁卫生纸,致使外阴受不洁卫生纸和月经棉塞污染,病菌乘机滋生进犯。不少妇女受到妇科疾病的困扰。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有38%的人患有严重的妇科疾病,73%的女性会在经期感到局部皮肤瘙痒、烧灼、灼痛,80%左右的女性用上不洁的卫生巾后,还会在经期出现高烧、头痛、腹痛等症状。普通卫生巾连续使用2小时后,表层细菌总数可达107个/cm2。
市场上的各种抗菌剂,均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结构,损伤细胞,安全性不高、毒性及对皮肤和阴道粘膜的刺激都较大,缺乏稳定性。
二、重组人干扰素α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抗增殖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它在宿主天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受体复合物的不同,可将干扰素分为I、II、III型。I型干扰素包括13种IFN-α亚型,IFN-β、IFN-δ、IFN-κ、IFN-ω、IFN-τ;II型干扰素包括IFN-γ;III型干扰素包括IFN-λ或称IL-28/29。干扰素经诱导产生后,通过与不同受体结合激发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刺激下游效应蛋白的产生,通过这些效应蛋白途径最终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干扰素目前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以及其他一系列病症,如恶性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干扰素局部使用可使病变局部及其相邻的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蛋白激酶,磷酸二腺酶等),阻断病毒的复制;同时干扰素可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病毒的杀伤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天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此外,干扰素的激素样作用还可调节体内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使宫颈分泌物减少,改善阴道内环境,也有利于阻断病毒的复制。将抗病毒药物以外用的方式应用于妇科,无耐药性,使用方便,无明显副反应,是近年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比较满意的药物。
重组人干扰素α(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rh-IFN-α)是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药物,临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生殖器疣及疱疹等病毒性疾病,毛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等。
三、光化学固定技术。
光化学固定法是指利用紫外或可见光(200-800nm)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或组分偶联到材料表面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带有双官能团(一般来说,其一为热活性基团,另一为光活性基团)的光偶联剂将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子偶联到材料表面来达到改性表面的目的]。其途径通常分为两类:(1)将目的分子与光偶联剂上的热活性基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带有光活性基团的衍生物,然后进行光化学反应使目的分子共价偶联到高分子材料表面;(2)首先用光偶联剂对高分子材料表面进行光化学处理,然后再通过光偶联剂上的热活性基团与目的分子发生反应。
光化学固定法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能而完全不影响材料的本体性质。光化学固定接枝技术能大大地降低目的涂层试剂在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产生的无序交联,这样的改性表面比用其他表面涂层方法所得的表面有更显著的特定活性。
光化学固定法比自由基、等离子等表面接枝反应有更多的优点:它在一分钟内进行极快的反应;可以通过真正的“一步”过程形成稳定的碳、碳键;同时容易在普通的加工条件下使用(不使用真空或控温仪器等复杂装置);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高聚物表面;能成功地固定各种类型的可溶的合成高分子和生物高分子;可以再“掩蔽曝光”条件下进行特定位点的接枝和多次涂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外研究者对光化学固定法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光化学固定法能将被接枝物质(如多肽、酶、生长因子、蛋白质等)接枝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制备出具有各种活性、各种用途的的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表明,光化学固定后生物医用材料等的各种活性比游离的、空白的生物医用材料明显增强。
四、生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