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加固与耗能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1178.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会峰;任啸;刘伟庆;凌志彬;陆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48 | 分类号: | E04B1/48;E04B1/9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结构 节点 加固 耗能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榫卯节点,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木结构的梁柱榫卯节点,主要(但非排他地)用于既有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的加固、耗能减震和震损后修复,也可用于新建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的增强与耗能减震。
背景技术
我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从古代皇宫建筑、庙宇殿堂,到居民住宅,大量采用古建筑木结构形式;同时古建筑木结构分布区域广泛,几乎遍及全国,留传至今的著名古建筑木结构有:北京故宫、山西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承德避暑山庄等。我国古建筑木结构蕴含着宝贵的中国传统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为世界性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艺术和科学价值。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些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加固及保护、提升其耗能减震性能。
古建筑木结构主要由榫卯连接,典型的即为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身做成卯口形式,这种连接节点具有刚柔并济的作用。然而由于外界因素作用(地震、台风、环境温湿度等)和木材自身缺陷等原因,在榫卯节点部位发生挤压变形后,榫和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这就使得榫卯节点逐渐变得松动、榫和卯之间空隙加大,更甚者出现局部拔榫、节点松脱等现象。上述破坏症状使得榫卯节点由半刚性状态转变为铰接状态,不仅使其弯剪扭等基本承载能力降低,而且严重影响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抗侧力能力和结构稳定性,加剧了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同时,由于地震后较大的残余变形,古建筑木结构在震后很难修复。因此,为了对现有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加固、震损后修复,甚至包括对新建仿古木结构建筑的增强,急需针对榫卯节点提出适宜、有效的加固修复方法。
既有的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加固方式主要有:马口钉加固(直接固定)、U型扁钢加固(用扁钢在节点部位沿梁柱截面握裹,采用钉来固定)、节点处附加支撑加固和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布等)加固等,这些加固方法有效防止了拔榫、落梁等灾害性破坏形式。但这些方法还存在如下问题:
1)不易更换和检修。对于铁质加固构件,由于锈蚀问题导致更换困难,同时带来安全隐患;对于FRP加固方式,由于FRP采用结构胶粘贴于木构件表面,使其很难进行更换,也不容易对加固部位进行检修。
2)震后难复位问题依旧存在。传统加固方法一般均可提高榫卯节点的刚度,同时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但在地震后,其依然存在残余变形,恢复就位仍较困难,修复成本也很高。
3)加固后一般会影响建筑内部外观效果。传统方法加固后,一般加固材料在节点处外露,对原有建筑外观产生一定影响,不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加固与耗能减震装置,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抗弯能力、耗能能力与延性性能,该节点既能保证小震下结构稳定,又能实现大震下结构出现大变形并控制结构损伤,震后结构自复位的理想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加固与耗能减震装置,包括木梁、木柱、榫卯节点、植筋、节点连接件和节点紧固件,所述木梁与木柱之间通过榫卯节点连接,木梁的梁端上下表面或两侧表面设置有槽道,所述植筋预先植于槽道内,并通过小木条和专用结构胶封闭,所述节点连接件的一端与植筋连接,另一端与节点紧固件连接,节点紧固件贯穿木柱的柱身,并通过锚板和垫块,在木柱上背对木梁的一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节点连接件为钢材、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料中的一种,其外形可为空心钢管型、槽型等,通过嵌入方式,节点连接件可完全隐入木梁端头;紧固植筋杆件用的螺母及垫圈也可先行焊接于钢板件上,也可待植筋养护完毕后再紧固。
作为优选,所述木梁和木柱的截面形状为方形、矩形或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木柱在锚板下可采用打入木螺钉或植筋方式进行局部增强。
作为优选,所述木梁材质为原木、锯材、胶合木(glulam)、单板层积材(LVL)、平行木片胶合木(PSL)、层叠木片胶合木(LSL)、其他工程木材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榫卯节点为燕尾榫、半榫或透榫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植筋为螺纹钢、螺杆、圆钢、钢管或FRP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节点紧固件采用钢筋、螺杆、钢管或形状记忆合金。
作为优选,所述锚板材质为钢材或硬木,锚板直接接触固定于木柱表面,或者嵌入木柱并保持锚板和木柱外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垫块采用金属材料或硬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