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无墨打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10903.2 | 申请日: | 201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安;盛兰;李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1J2/00 | 分类号: | B41J2/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无墨打印装置。属于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喷墨打印机具有单机较激光打印机更便宜、低于激光机的辐射量、零臭氧、打印字迹鲜艳等优点,一直都备受青睐。但喷墨打印机墨水很容易让人生厌,一方面,频繁跟换墨盒带来后续费用增加,另一方面,一不小心,消费者还会被墨水弄得墨渍斑斑。从环保角度看,耗材的频繁更换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垃圾,不当的处理还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再甚者,在你需要打印的时候,喷墨打印机的墨水还会因为长久未用而堵塞喷头。为了解决频繁更换墨盒带来的麻烦或被墨水弄脏,目前一些打印机厂商采取给打印机连接一个墨水连供装置,但其注入墨水的后续费用及不经常使用带来的喷头赌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能够减少甚至免去墨盒或墨水的后续费用,喷墨打印机的用户将会大大增加。
为了解决人们日常和商务对打印的需求,同时也响应绿色环保这个永恒的主题,无墨打印技术被提出,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国际的关注。无墨打印技术的玄机在于使用的纸张,无墨并不是没有墨而是将墨转移到纸上。基于这种特殊的含墨纸,结合能够刺激含墨纸张发生颜色变化的打印装置,即可实现无墨打印。
无墨打印装置带来无墨打印的实现,一方面解决了频繁更换墨盒带来的固体垃圾污染及喷涂堵塞问题,另一方,若所用的含墨变色基底可以重复使用,也减少纸张的浪费。由于社会越来越倡导环保和节能,随着打印技术和可重复擦写材料的不但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廉价、性能稳定、节能和环保的无墨打印机会逐渐出现在办公或家用等地方。无墨打印装置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无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装置通过喷射或涂覆显色剂,使之与显色基底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显示出所需图案或字迹,从而实现无墨打印。
所述的显色剂是指不含任何颜料或染料的液体成分,它可以是纯水,也可以是含有其他有机或无机添加剂的混合水溶液。
所述的显色基底是指遇到显色剂能产生颜色变化的柔性或刚性材料,如基于水致变色染料的水写纸,或基于喷白层遇水变透明显示炭黑层的水写纸等。
这里所述无墨打印装置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是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自动或半自动控制是指喷射显色剂的喷头是由机械驱动的,若其它相关结构都为机械控制,如输纸机构,字车结构等,则为自动控制,若其中某一个或多个相关结构为手动控制,则为半自动控制。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装置需含有支撑结构和喷射部件,其中喷射部件可以是二维方向运动的,也可以是三维方向运动。所述装置相关结构中的主控电路系统可以有固定支架结构,也可以没有。
这里所述的显色剂喷射的方向可以是向下,可以是向上,也可以是向侧面。
所述的自动或半自动控制无墨打印装置的喷射原理可以是基于压电驱动装置的连续喷射,也可以是基于热发泡或微压电原理的按需喷射。
所述的涂覆可以通过刷涂、压印等方式实现。其可以是平面刮涂,或是利用滚轴三维转动实现的涂覆,亦可以是压印方式的实现涂覆等。它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是自动半自动控制。此外,也可以利用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印刷技术实现涂覆。
所述的无墨打印装置也可包含用于快速擦除通过显色剂显示出的图案或字迹的加热或吹风等附加装置。
除上述提到的特点外,现有市售打印机的相关控制系统,输纸结构,以及支撑结构等都可以借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无墨打印装置。以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让普通水平的读者能够懂得和实践本专利申请的科学原理和特点给出的示意性的部分例证,但并非局限我们的发明于此,任何基于本专利说明书给出的科学原理和产品特点的应用方式都属于本项专利保护范畴内。
实施例一:
喷射器里装上纯水作为显色剂,喷壶喷嘴处接上所需字迹或图案的镂空模板,以及多余废液回收装置,即为简易的手动无墨打印装置,将其喷射到基于水致变色染料的水写纸上,就可以得到与模板相同的字迹或图案,实现喷水无墨打印。
实施例二:
喷射器里装上纯水作为显色剂,即为简易的手动无墨打印装置,通过控制喷射器喷射到基于水致变色染料的水写纸上位置的不同,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字迹或图案,实现喷水无墨打印。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氧化炉气流净化及整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防止误操作的手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