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10404.3 申请日: 2013-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3444735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吕嘉;古越;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7/12 分类号: A01N47/12;A01P3/00;A01N43/4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卿诚
地址: 62100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苯噻菌胺 氟啶胺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是农药杀菌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能够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领域中,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如何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晚疫病是对番茄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在局部地区有发生,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在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番茄晚疫病对番茄的危害更为严重。番茄发病时,会造成番茄茎部腐烂、植株萎蔫、果实变褐色,严重影响番茄产量。目前,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药剂主要有霜霉威盐酸盐、硫酸链霉素、氟吡菌胺等。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对大多数药剂产生抗药性。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 ),俗称“黑毛”、“跑马干”等,是一种对黄瓜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病害,如果对该病害防治不力,将会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会对冬瓜、丝瓜等造成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卷须、蔓和花梗也可受害。黄瓜在感染黄瓜霜霉病初期,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叶正面病斑初黄色,边缘不明显,后变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层。严重时,会使病斑连片,全叶卷缩、干枯,仅留心叶。目前,主要采用银法利、烯酰吗啉、霜脲氰、甲霜灵等防治此病,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对前述药剂产生抗性。

烟草黑胫病,又称烟草疫病,烟农称之为“黑杆疯”、“黑根”、“乌头病”,是对烟草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该病在中国各主要产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中国由于采取了以换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连作烟田面积扩大,连作年限延长或改冬烟为春烟,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之势。目前,主要采用有甲霜灵、甲霜灵锰锌等防治该病,但由于长期使用,已对这些药剂产生抗性。

疫病在辣椒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病。当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疫病发生较重,尤其是在7-8月辣椒挂果后,辣椒最容易受到危害。疫病在辣椒成株期发病,辣椒的叶、枝、茎、果均可受害。辣椒叶片染病后,病斑呈近圆形,中央为暗褐色,边缘为黄绿色;枝部染病,呈环绕状褐色条斑;茎部受侵染,维管束呈褐色,植株迅速凋萎,直至死亡;果实发病始于蒂部,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果实后变软腐烂,湿度大时,果实表面产生白色霉层,干燥后呈僵果残留在植株上。目前,主要采用代森锰锌、敌克松、杀毒矾等药剂防治此病。

现有防治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等的药剂,由于长期使用,已经对此类药剂产生抗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药剂,以防治农作物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苯噻菌胺与氟啶胺之间的复配,制作出一种新的杀菌组合物。通过组分之间的复配,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单个组分的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对扩大杀菌谱和延缓植物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还能延长持效期。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能够用于多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适用范围广,防治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包括苯噻菌胺、氟啶胺,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35~35:1。

     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0:1。

     还包括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前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将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的农药制剂的制备。

     前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将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烟草黑胫病、辣椒疫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农药制剂的制备。

苯噻菌胺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对许多蔬菜和水果无毒害,其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卵菌纲病菌都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在低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苯噻菌胺单剂使用后,持续有效期短,用药量大;在后期防治过程中,防治效果减弱;长期使用后,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