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应用图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10021.6 | 申请日: | 2013-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骆俊谕;史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1;G06F3/04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应用 图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立体应用图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手部在预先建立的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姿势;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手部在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与以立体显示界面为基准平面的第二立体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在所述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手部的姿势所表示的操作以及预先设定的各立体应用图标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各立体应用图标是否被选中;
在确定立体应用图标被选中时,按照预先设置的手部姿势与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选中的立体应用图标执行与所述手部姿势对应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第一立体空间:
获取用户手部的姿势,确定获取到的用户手部的姿势是否为起始姿势;
当确定为起始姿势时,确定所述用户手部当前所在空间位置;
以确定出的所述用户手部当前所在空间位置作为第一立体空间的坐标原点,建立所述第一立体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建立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与第二立体空间的映射关系:
将第一立体空间的坐标原点投影到第二立体空间的坐标原点,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与第二立体空间的映射关系:
X=axc,Y=byc,Z=czc;
其中,(X,Y,Z)为第一立体空间中的坐标;(xc,yc,zc)为第二立体空间中的坐标;a,b和c为缩放系数;
所述第二立体空间以所述立体显示界面中显示立体应用图标的显示区域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在所述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在所述立体显示界面中绘制表示所述手部的立体光标图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立体显示界面中绘制表示所述手部的立体光标图形,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立体光标图形在立体显示界面中的投影位置,并计算用户观看所述立体光标图形在第二立体空间中处于对应景深位置所需的视差值;其中,在所述第二立体空间的原点的视差值为零;
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视差值,在所述立体显示界面中绘制所述立体光标图形。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手部的姿势所表示的操作以及预先设定的各立体应用图标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各立体应用图标是否被选中,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手部在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在设定时长内是否相同;
在确定所述手部在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在设定时长内相同时,针对各立体应用图标,判断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与立体应用图标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是否相同或两位置信息的误差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若是,则确定该立体应用图标被选中。
7.一种立体应用图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用户手部在预先建立的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姿势;
坐标转换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手部在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中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立体空间与以立体显示界面为基准平面的第二立体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在所述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手部的姿势所表示的操作以及预先设定的各立体应用图标在第二立体空间中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各立体应用图标是否被选中;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在确定立体应用图标被选中时,按照预先设置的手部姿势与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选中的立体应用图标执行与所述手部姿势对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0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