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翼碟型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9563.1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7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雷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万军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B64C29/04;B64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606 四川省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碟型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以空气流为提升动力的机翼及机罩旋转移动型飞机设计,属机械类,特点是碟型旋转移动反重力作用性好,能降低能耗。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等高空飞行物体为直线型移动,其空气阻力大,升力提升能力有限。为此设计出一款气动翼式碟型飞机,根据高速流体临界面负压原理,会使临界面外围空气高倍加速产生高速气流现象,从而使流过机翼表面的气流加速产生升力。又因发动机喷嘴可调整为朝下喷,可为飞机提供更大的升力。以机翼及机罩旋转飞行推移,由于机翼自身旋转速度相对不快,但通过循环加速的气流速度较快,因此机翼相对速度很大,产生的综合升力较大。同时因机舱不随着机翼旋转而平移,能为空中载客提供保障,且具有较好的反重力特性,可降低能耗。机舱底设离合与旋转翼连接处可制动,实现机舱在空中悬停作圆周转向运动,机身调头更容易,并可垂直升降免跑道着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机罩、机翼、机舱等。机罩为圆形将机舱全部罩住。机翼由12个组成,设计为以高速气流反作用力为推力的机械翼。舱底中心设发动机喷嘴系统,该喷嘴是由3个球面三环和1对液压连杆及转动齿等结构组成的可转动自控装置,能实现翼底水平线以下的半球面任意方位的喷气,称为球面三环喷嘴(或半球面万向喷嘴)。机翼与舱底连接部设制动装置,用于机舱360°左转向控制。设计2个对称的可翻转翼,翻转后通过连接部制动可实现机舱右转向,此时关闭其余翼连接部位高压气流喷出通道入口。机舱装载平衡及飞行方向和重心偏离由自动控制系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气动翼飞机外观图;
图2是飞机截面图;
图3是气动翼结构图;
图4是气动翼分布图;
图5是气动翼加速原理图;根据高速流体临界面负压原理,会使临界面外围空气高倍加速产生高速气流现象。
翼相对速度=V(F1反+F2反)+V1+V气加1+V气加2。
VF1:翼顶高压气流速度,F1为翼顶旋转气动推力。
VF2:翼底高压气流速度,F2为翼底旋转气动推力。
V气为前一翼吹来的高速气流,在高速VF1、VF2作用下加速为V气加1、V气加2。
V1为空气隙间从翼端空气隙吸入的空气,在VF1作用下加速。
图6是气动翼综合升力和平移合力示意图;气动翼相对高速产生大升力作用提升飞机上升,喷嘴喷力在重力反方向分力产生部分升力,飞机综合升力增强。F翼为翼升力,F推为喷嘴推力,G为机身重力,FB为平移合力。
图7是球面三环与液压杆系俯视图;液压杆与球面三环以固定三角架固定连接。由水平转动传动齿驱动,使球面三环喷嘴自控装置在近180度水平面沿弧A1-A-A2区域转动,初始位置为A点围绕z轴转动,实现液压杆y轴定位。控制液压杆系统,调节喷嘴方向,实现液压杆喷嘴控制点z轴定位。因通过控制点可使喷嘴口左右摆动,所以水平转动弧A1-A-A2角只需180度,就能完成半球面两对称面任意方位的喷气。
图8是液压杆喷嘴控制点操作态下喷喷位置图;
图9是液压杆喷嘴控制点操作态右喷位置图;
图10是液压杆喷嘴控制点操作态左喷位置图;
图11是液压杆喷嘴控制点定位轨迹坐标图;A为液压杆喷嘴控制点,A'-A-A”为A点(Z轴定位)轨迹,A1-A-A2为A点(Y轴定位)轨迹。∠A'OA=∠A”OA≈70°。
图12是机舱分布图;
图13是旋转体飞行方向与重心偏移规律特性(后视)坐标图;FB向水平正前方向,F喷向右后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万军,未经雷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P热模锻压力机的装模高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离岸式浮船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