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装置及岩心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8425.1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柯式镇;尹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5 | 分类号: | E21B4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装置 岩心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矿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本发明涉及能源矿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心套筒。
背景技术
在能源矿产领域,采收率是从油藏中能采出的石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率数,其为衡量能源矿产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采收率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不但与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流体性质以及驱动类型等自然条件有关,而且也与开发油田时所采用的开发方案有关。
现有的开发方案多采用向地层施加电场的方式提高采收率。在开发油田之前,会通过岩心实验模拟施加电场后对采收率的影响。目前在岩心实验过程中采用电极法向岩心施加电场,即通过电极向岩心施加直流电场,而在现场作业时,采用线圈法向地层施加交变电磁场,由于施加的电场不同,导致实验室模拟的结论与现实生产作业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导致采收率的降低。为了岩心实验的结论更加准确,需要向岩心施加交变电磁场以模拟现场作业,然而,现有的岩心实验用的夹持装置均为针对施加直流电场设计,其无法满足施加交变电磁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实验过程中能够向岩心提供交变电磁场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岩心,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具有围压腔的围压筒;安装于所述围压腔内并用于收容所述岩心的岩心套筒,所述岩心套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端安装有第二堵头,所述岩心位于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之间;在所述第一堵头上设置有发射线圈;在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第一接收线圈。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堵头上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线圈,所述第二接收线圈较所述发射线圈接近所述第二堵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具有面对所述第二堵头的第一堵头内端面,所述第一堵头内端面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堵头的方向凹陷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发射线圈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堵头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堵头的第二堵头内端面,所述第二堵头内端面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堵头的方向凹陷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的第二收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分别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容腔内设置有第一线圈柱,所述发射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一线圈柱上,所述第二收容腔内设置有第二线圈柱,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线圈柱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柱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藉由所述第一线圈柱、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所述第一收容腔对所述发射线圈密封;所述第二线圈柱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藉由所述第二线圈柱、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第二收容腔对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密封。
优选地,所述发射线圈通入交流电的频率为2兆赫兹。
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的长度均为0.1米以上。
优选地,所述围压筒的内径为0.2米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岩心套筒,所述岩心套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端安装有第二堵头;在所述第一堵头上设置有发射线圈;在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接收线圈。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夹持装置,通过在内部安装了发射线圈以形成电场,并通过设置接收线圈感应所述发射线圈产生的电场形成感应电动势,为后续实验数据分析奠定的结构的基础,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可以通入交流电源,在其内部由所述发射线圈形成交变电磁场,如此与现场作业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装置的正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夹持装置沿剖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述夹持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装置100用于夹持岩心10,所述夹持装置100包括:具有围压腔14的围压筒12,安装在所述围压筒12内的岩心套筒16,设置在所述岩心套筒16内的发射线圈18和第一接收线圈20。所述岩心10能够收容在所述岩心套筒16内,并处于所述发射线圈18和所述第一接收线圈20之间,可以藉由所述发射线圈18和所述第一接收线圈20向所述岩心10施加电场。
所述围压筒12用于收容和安装所述岩心套筒16,并通过在所述围压腔14内注入液体,以向岩心套筒16施加周向压力,以实现模拟所述岩心10处于地下时的压力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压筒1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8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