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植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8133.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林营志;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A01G9/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植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植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简称CELSS),是人类开展未来长时间、远距离、多乘员载人航天活动可以信赖的先进系统。在空间站栽培植物是开展CELSS系统研究的前提,也是近几年各国在空间站重点研究的领域。在现有的整个载人舱内宇航员也只能整天吃压缩食品,吃不到新鲜食物,这严重影响到在微重力下宇航员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以后长时间滞留于空间站。因此,在飞行舱内引入绿色植物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吸收宇航员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释放出O2,还可以在生育期内收获新鲜的蔬菜供宇航员食用,一举多得。
国内现有的空间植物培养装置,大多数采用琼脂培养基或者毛细材料作为基质培养植物,水分和营养物质是一次性的,培养时间短,很难完成植物整个生育期的栽培。研制出的装置有的仅作为地面试验装置,无法验证其上天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时间短无法适应植物整个生育期栽培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本发明采用植物湿润栽培方法,配置闭式培养液灌流供给系统,实现小型植物长期培养试验所需的生长监控和综合环境监测功能,旨在应用于在轨飞行试验。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空间植物培养装置,包括一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由一纵向隔板分割形成左右两个腔室,所述左腔室设有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红萍湿润栽培盘,下层设有蔬菜湿润栽培盘,所述右腔室设有种苗栽培盘,所述红萍湿润栽培盘、蔬菜湿润栽培盘和种苗栽培盘上方均设有用于给予植物光照的LED灯板,所述右腔室还设有用于提供植物培养液的囊式集液箱和用于驱动培养液循环的蠕动泵。
进一步的,所述红萍湿润栽培盘与蔬菜湿润栽培盘底部至下而上均铺设有蓄水保水基质层、渗水支撑基质层和扎根生长层,所述蓄水保水基质层为多孔陶瓷颗粒,种苗栽培盘内设有蓄水保水基质层,所述蓄水保水基质层均布有带有渗水孔的渗水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蔬菜湿润栽培盘的渗水支撑基质层与种苗栽培盘内还设置若干定植圈,所述定植圈按植物不同生育期的株行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囊式集液箱设有出水口与入水口,所述渗水管路的进水端经蠕动泵与囊式集液箱出水口相连接,渗水管路的出水口与囊式集液箱的进水口相连接形成水分和养料供给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囊式集液箱内还设有水温传感器、水加热器、水压传感器和补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左腔室内壁上设有供气导流栅,所述供气导流栅前端设有微型通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板与设置于右腔室上方的光源驱动板及LED无级调光板电连接电连接,所述LED灯板上设有83%红光LED和17%蓝光LED,所述光源板面上还涂覆有可提高光照强度及均匀度的镜面反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红萍湿润栽培盘、蔬菜湿润栽培盘及种苗栽培盘内设有介质湿度传感器和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还配置了大气环境因子适时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右腔室侧壁上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主控电路板,双路高清晰摄像头和触摸显示屏,所述主控电路板与培养箱内的传感器、监测装置、报警装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空间站不存在水界面,发明装置采用湿润栽培法,在植物湿润栽培盘内蓄水保水基质层中的湿养介质始终保持充分湿润状态,且介质表面无明水渗出。本发明在植物栽培盘中还设置湿度传感器,通过控制蠕动泵输出流量与蠕动泵间歇工作周期,结合闭式培养液囊式集液箱供给给渗水管路,在确保介质表面无明水渗出前提下,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植物湿润栽培方法的实现,突破了空间植物栽培局限于组培苗或幼苗期,这方面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该发明装置在培养箱内置有红萍湿润栽培盘和蔬菜湿润栽培盘,由于红萍、生菜、西洋菜和苦苣等植物均属色拉型蔬菜,具有生长速度快、定植后生育期短、株高较矮、经济系数高和食用口感佳等特点,适合在空间植物培养装置内栽培;研究这些植物的群体、个体光合效率和生物产量高效生产周期及其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变化规律,旨在为自循环CELSS系统中植物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符合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站关键技术实验的需求,为我国载人航天后续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8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