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降解温度可调的亚硫酸酯型脂环族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848.1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刚;赵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3/16 | 分类号: | C07D303/16;C07D301/14;C08G59/42;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温度 可调 亚硫酸 酯型脂环族 环氧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降解温度可调的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EP-S),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为: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脂环族烯烃亚硫酸酯的合成:
将脂环族烯烃甲醇和碱在有机溶剂中配成体积百分数1%-30%的溶液,在-20℃-20℃下将二卤亚硫酸酯滴加到上述溶液中,脂环族烯烃甲醇、二卤亚硫酸酯和碱的摩尔比例为2-5:1:0.5-5,待滴加完毕后升温至20℃-10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1-20小时,制得脂环族烯烃亚硫酸酯;
所述的二卤亚硫酸酯为二溴亚硫酸酯或二氯亚硫酸酯;所述的碱为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异丙胺、三烯丙基胺、吡啶或N,N-二甲基苯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芳香烃、氯代烃、有机醚、丙酮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
(2)脂环族烯烃磷酸酯的环氧化: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脂环族烯烃亚硫酸酯在-20℃-50℃下滴加到环氧化试剂溶液中,脂环族烯烃亚硫酸酯和环氧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2-6,机械搅拌下反应6-30小时制得脂环族亚硫酸酯环氧树脂(EP-S)。
所述环氧化试剂溶液采用的有机溶剂为氯代烃、有机醚、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环氧化试剂为过氧乙酸、过氧丙炔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对硝基过氧苯甲酸、间硝基过氧苯甲酸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酸酐固化剂、 固化促进剂存在下在80℃至280℃之间加热单独固化,或在上述条件下与其它环氧树脂(B)共固化;其中酸酐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在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01-60%:0.01-20%;EP-S和环氧树脂(B)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所述的环氧树脂(B)是除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以外的环氧树脂,包括脂肪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脂肪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脂肪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酸酐固化剂为苯酐、完全氢化和部分氢化苯酐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固化促进剂为咪唑及其衍生物、三嗪类化合物、脂肪和芳香类胺、三苯基膦、三乙基膦、乙酰丙酮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阳离子引发剂存在下通过紫外光单独固化或在80℃至200℃之间加热单独固化,或在上述条件下与其它环氧树脂(B)共固化;其中阳离子引发剂在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005-10%:EP-S和环氧树脂(B)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所述的环氧树脂(B)是除亚硫酸酯型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包括脂肪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脂肪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脂肪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芳香型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阳离子型聚合引发剂为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硫鎓盐、芳香族磷鎓盐、芳香族吡啶盐、铁芳基配合物、有机铝络合物/硅烷体系、肼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固化方法,固化后环氧树脂的热降解温度在180℃至390℃之间可调。
6.应用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集成电路封装、LED封装,或用做涂料、粘合剂材料。
7.应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集成电路封装、LED封装,或用做涂料、粘合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8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孔玉米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