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光伏充电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741.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兵兵;张根发;吴涛;苏青峰;刘长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载 充电器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光伏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充电器电路包括:功率开关管Q1、功率开关管Q2、功率开关管Q3、升压电感L1、辅助电感L2、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BUS电容C3、继电器RY1和继电器RY2,升压电感L1的一端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连接后与光伏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光伏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升压电感L1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管Q1的集电极、辅助电感L2的一端、滤波电容C2的一端、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功率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板的负极连接,辅助电感L2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管Q2的集电极、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功率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与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与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BUS电容C3的正极、功率开关管Q3的集电极连接,BUS电容C3的负极与光伏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功率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与继电器RY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RY1的另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继电器RY2的一端与光伏电池板的负极连接,继电器RY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功率开关管Q1和功率开关管Q2的PWM驱动频率为20k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继电器RY1和继电器RY2为零电流吸合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光伏电池板的正极负极两端设置参数采样电路,对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12位ADC采样,测量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以跟踪光伏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点。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充电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Q1为主功率开关管,Q2为辅助功率开关管,辅助电感L2、功率开关管Q2与功率开关管Q1相配合,实现功率开关管Q1的零电压开通、功率开关管Q1的非零电压关断、功率开关管Q2的零电压关断和功率开关管Q2的近似于零电流开通;
步骤2: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Q1和功率开关管Q2的开通关断,升压调节作为所述光伏充电器电路输出电压值的BUS电容C3的两端电压值,以恒压充电模式对汽车蓄电池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充电器电路以恒压充电模式对汽车蓄电池进行充电包括,在给汽车蓄电池充电之前,先闭合继电器RY1和继电器RY2,监测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值,然后升压调节BUS电容C3的两端电压值至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值,再开通功率开关管Q3,通过功率二极管D4给汽车蓄电池充电,在充电结束后,关断功率开关管Q3并断开继电器RY1和继电器RY2,防止汽车蓄电池反向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Q1和功率开关管Q2的开通关断,升压调节作为所述光伏充电器电路输出电压值的BUS电容C3的两端电压值包括:
当功率开关管Q1零电压开通时,功率开关管Q2零电压关断,辅助电感L2中的存储能量通过功率二极管D3存储在滤波电容C2中;当功率开关管Q1非零电压关断时,功率开关管Q2近似于零电流开通,滤波电容C2中的存储能量过功率二极管D2释放到BUS电容C3中,同时升压电感L1中的存储能量通过功率二极管D1也释放到BUS电容C3中,提升BUS电容C3的两端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继电器RY1和继电器RY2采用零电流吸合,防止继电器吸合时打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12位ADC采样,测量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以跟踪光伏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7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