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掺杂α-Fe2O3多级结构刺状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123.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宝;宋彩霞;战义曼;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1G49/06;C01G4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fe sub 多级 结构 刺状微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无机功能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镍掺杂α-Fe2O3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镍掺杂α-Fe2O3多级结构刺状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α-Fe2O3是铁的氧化物中性质最稳定的一种氧化物,具有含量丰富、对环境无害、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作为半导体材料α-Fe2O3又具有禁带宽度窄的特点。这些使得α-Fe2O3被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领域。尤其是作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和气敏材料,α-Fe2O3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但是,太阳能利用率低是制约光催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灵敏度低是制约气敏元件开发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目前报道的方法多集中在α-Fe2O3的纳米结构形貌设计和离子掺杂两个方面。在α-Fe2O3纳米结构控制合成方面,零维(球形微粒和立方体颗粒等)、一维(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带等)、二维(如板状、盘状和膜等)以及三维(花状和枝蔓晶等)各种形貌α-Fe2O3纳米结构的合成均有报道。在离子掺杂方面,多种金属离子掺杂的α-Fe2O3均有报道(曹付玲等,化学学报,2008,66:1405;张兆志等,人工晶体学报,2010,39:1429;吴东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4:101;Gajendra K.P.et al.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1,3:317)。娄向东等通过160℃水热反应8h再600℃煅烧2h的合成工艺得到Ni掺杂的α-Fe2O3纳米粒子(娄向东等,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28:23)。中国专利CN102321917A公开了一种Si掺杂α-Fe2O3超晶格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2610394A公开了一种通过两步反应法制备过渡金属掺杂式α-Fe2O3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但以上金属掺杂α-Fe2O3的制备方法主要集中在α-Fe2O3纳米粒子和薄膜上,很少涉及金属离子掺杂的多级结构α-Fe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对于改善α-Fe2O3纳米材料的性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镍掺杂α-Fe2O3多级结构刺状微球的制备方法,既考虑金属离子的掺杂改性,又考虑α-Fe2O3纳米结构的形貌进行设计,对开发α-Fe2O3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性能和气敏性能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通过下述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来实现的,首先制备FeOOH多级结构微球前驱体,再通过热分解和相转变得到α-Fe2O3纳米结构。具体来说:
1.将FeCl3·6H2O、NiSO4·6H2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尿素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使其浓度分别为3-15mmol/L、0.1-0.5mol/L、5-10g/L和0.05-0.2mol/L,溶液混合均匀;
2.将上述溶液在80-95℃下反应3-24h,得到含有镍掺杂α-FeOOH的混合液;
3.将上述含有镍掺杂α-FeOOH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后,在2000-4000r/min转速下离心5-10min,倒掉上层清液,将得到的沉淀物用水和乙醇重复洗涤,再放入60-80℃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后得到镍掺杂α-FeOOH多级结构刺状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假体髋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兵防护手套整烫定型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