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5585.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P3/00;A01N43/16;A01N3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黄瓜 猝倒病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瓜猝倒病是黄瓜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在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或规模死亡。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光照少的年份发病严重。该病属于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越冬,通水流、农具耕作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摄氏度,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而发病。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一是加强苗床管理,及时通风降湿,薄膜保温,控制浇水次数,及时揭膜通风透光,降低苗床湿度等。二是通过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但是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倍受关注,中高毒化学药剂受到一定限制,生物化学复配药剂在生产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3-羟基-5-甲基异恶唑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防病药剂,但对土壤中病原菌以外的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很小,在土壤中能分解成毒性很低的化合物,对环境安全。但是,单一使用制剂的效果并不是太显著,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多种成分复配可以有效避免病菌抗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以苦杏仁苷、绿原酸、迷迭香酸、3-羟基-5-甲基异恶唑为有效成分的制剂研究尚未见有文献或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本发明以苦杏仁苷、绿原酸、迷迭香酸、3-羟基-5-甲基异恶唑为有效成分,制成低毒安全高效,防治黄瓜猝倒病的新型复配药剂。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以苦杏仁苷、绿原酸、迷迭香酸、3-羟基-5-甲基异恶唑。其中质量比,苦杏仁苷0.01~5%、绿原酸0.01~10%、迷迭香酸0.001~10%、3-羟基-5-甲基异恶唑75~90%。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
该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生产方法的步骤如下:
①按照比例要求依次称取苦杏仁苷、绿原酸、迷迭香酸和3-羟基-5-甲基异恶唑,并加入到容器设备中进行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按照要求分装即得成品。所有生产加工以及产品保存过程都要求在温度低于50℃环境下进行。
将该复配药剂加水稀释800~1000倍,于植株发病期进行喷布处理或每平方米苗床应用本发明药剂3~5克溶解于水中,喷淋床土基质,都能有效防治病害发生。未发病时进行处理,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可有效预防和防治黄瓜猝倒病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防治黄瓜猝倒病制剂的制备与作用验证
先依次称取苦杏仁苷3克、绿原酸5克、迷迭香酸10克和3-羟基-5-甲基异恶唑82克(纯度99%),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备好的容器中,最后分装即得成品。所有生产加工以及产品保存过程都要求在温度低于50℃环境下进行。
将上述制备药剂加水稀释800倍,喷雾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6%和94.4%,防治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