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及其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05228.4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肇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肇朗 |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透光 壳体 及其 制法 | ||
1.一种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一平板,其上冲压形成有多数个网孔;
将所述金属层置入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间,所述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内壁面间形成密闭的一灌注空间,且所述金属层分别与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的内壁面保持一预定间距,且所述灌注空间的构型为所述透光壳体的构型;
将复合材料灌入至所述灌注空间中,所述复合材料由粘胶及固质材料混合而成,所述粘胶为透光胶合材料,所述固质材料则呈粉末状或颗粒状,且所述固质材料粒径小于各所述网孔的孔径,所述复合材料能渗入所述等网孔内,并填满所述灌注空间;及
待所述复合材料完全凝固后,所述复合材料能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一胶合层,且所述胶合层能透过所述等网孔,紧密地与所述金属壳体结合,以形成所述透光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金属层置入所述上模具及下模具间之前,先将所述金属层冲压成一立体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透光壳体后,在所述透光壳体上钻设至少一开孔,使所述开孔能与相邻的各所述网孔相连通。
4.一种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层,其上开设有多数个网孔;及
一胶合层,由复合材料所构成,所述复合材料由粘胶及固质材料混合形成,所述粘胶为透光胶合材料,所述固质材料则呈粉末状或颗粒状,且其粒径小于各所述网孔的孔径,所述复合材料能渗入所述等网孔内,以在完全凝固后,能与所述金属层结合成一体,并形成所述透光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平板,且所述金属层经冲压成一立体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网孔的孔径为所述金属层厚度的1~2倍,且相邻各所述网孔间的距离为各所述网孔孔径的0.2~2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小于3毫米。
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与所述固质材料间的重量比为1比0.8182~1.857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是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质材料为金属、氧化金属、矿石或氧化矿石的颗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质材料的粒径大小能通过每平方公分200个网格的网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质材料是硅沙、氢氧化铝、碳、碳酸钙、铝铁酸钙、铝硅酸钙、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硅、石膏、石粉或玻璃粉等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金属层的透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是铝、钛、铜、铁、铅、银材质或其合金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肇朗,未经王肇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2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型材以及组合式板桩
- 下一篇:一种底横轴驱动翻板闸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