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膜、由该装饰膜装饰的复合材料物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4888.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哲渔;胡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8 | 分类号: | B32B3/28;B32B27/04;B32B27/12;B32B7/12;B32B37/02;B32B37/12;B44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复合材料 物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复合材料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主体,该主体具有主体外表面;
将装饰膜覆盖在该主体外表面上,其中该装饰膜从邻近该主体外表面起依序包含黏着层、结构纹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
将该装饰膜与该主体放置于腔室内,且该装饰膜与该主体位于该腔室的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
自该出气孔抽真空及/或自该进气孔施以高气压,使得该装饰膜受到该真空及/或该高气压作用进而贴附在该主体外表面上;以及
撕除该基底层与该离型层,留下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以完成该复合材料物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经由先堆迭多层纤维材料后再成型制成,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单向纤维构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或
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碳纤维与多条玻璃纤维编织而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纹层由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电子束固化树脂形成,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的该结构纹层进一步经固化制程处理而固化。
4.一种制造复合材料物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模具,该模具具有模具内壁;
于该模具内壁上放置装饰膜,其中该装饰膜从该模具内壁起依序包含基底层、离型层、结构纹层以及黏着层;
于该模具内堆迭多层纤维材料;
通过该模具对该多层纤维材料及该装饰膜加压、加热,以将该多层纤维材料成型成具有主体外表面的主体,且同时使得该装饰膜贴附在该主体外表面上;
自该模具内取出该主体及贴附在该主体外表面上的该装饰膜;以及
撕除该基底层与该离型层,留下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以完成该复合材料物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单向纤维构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或
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碳纤维与多条玻璃纤维编织而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纹层由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电子束固化树脂形成,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的该结构纹层进一步经固化制程处理而固化。
7.一种复合材料物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主体,由多层纤维材料堆迭成型而成,且具有主体外表面;
黏着层,覆在该主体外表面上;以及
结构纹层,覆在该黏着层上;
其中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两者与该主体外表面间的结合制程包含下列步骤:
(1)提供装饰膜,该装饰膜依序包含该黏着层、该结构纹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
(2)使该装饰膜通过该黏着层贴附在该主体外表面上;以及
(3)撕除该基底层与该离型层,留下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该黏着层与该结构纹层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材料物件,其特征在于,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单向纤维构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或
每层纤维材料由多条碳纤维与多条玻璃纤维编织而成,且包含热固性树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材料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纹层由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电子束固化树脂形成,接合在该主体外表面上的该结构纹层进一步经固化制程处理而固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材料物件,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物件进一步包含油墨层,该油墨层形成于该结构纹层与该黏着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材料物件,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下列步骤:
(2a)将该装饰膜与该主体放置于腔室内,且该装饰膜与该主体位于该腔室的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
(2b)自该出气孔抽真空及/或自该进气孔施以高气压,使得该装饰膜受到该真空及/或该高气压作用而贴附在该主体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8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尺校准方法及其校准器具
- 下一篇: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