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为学监测装置及行为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4742.6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平;鲁艺;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为学 监测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为学监测装置及行为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约有6亿人正在被包括癫痫、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症、脑中风、药物成瘾等在内的众多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所困扰,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疾病的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和神经医学家们一直在探求对于包括癫痫在内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的新的研究工具和治疗手段。为了研究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与动物行为之间的关系,通常需要对特定条件下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实验条件和模型动物的行为变化来分析疾病或认知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目前常用的行为学监测方法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和人工或者软件分析的方法得到模型动物的行为变化。
通过人工分析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可能引入主观的干扰,并且无法实现精确定量分析。虽然通过控制系统软件分析能够客观和定量地对模型动物的行为进行分析,但是在模型动物与背景反差较小(如黑鼠在黑色旷场实验中的记录)或者拍摄效果不佳(如光线较暗)的时候,常常会产生错误,进而导致结果的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实现精确定量分析且具有较高准确率的行为学监测装置及行为学监测系统。
一种行为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包括用于容置实验动物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壁为触摸板,所述触摸板用于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板包括多块相互独立的通过呈现出多种图片或多种动画来模拟不同的实验场景的触摸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为触摸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不透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旷场反应箱、穿梭箱或多臂迷宫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板为电容式触摸板。
一种行为学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上述行为学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触摸板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并接收、存储、分析所述运动轨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为学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运动轨迹进行初步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运动轨迹经初步处理后,再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为学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实验动物行为变化的图像的摄像装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摄像装置采集实验动物行为变化的图像,并接收、存储、分析所述图像。
使用上述行为学监测系统监测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时,先将实验动物放入至行为学监测装置内,实验动物在行为学监测装置内运动。控制系统控制触摸板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并接收、存储、分析触摸板记录的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
上述行为学监测系统通过触摸板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控制系统根据实验动物的运动轨迹在触摸板的不同位置上出现次数的多少来实现对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位置偏好)的精确定量的分析。而传统的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采取摄像的方式,再通过人工分析图像或控制系统软件分析图像的方式来确定实验动物在某个位置出现次数的多少来确定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位置偏好)。人工分析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可能引入主观的干扰,并且无法实现精确定量分析;而控制系统软件分析容易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条件不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分析结果。因此,上述行为学监测系统在对实验动物进行行为学监测时,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实现客观且精确定量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行为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为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