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群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4560.9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兴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适用于由群管理控制器控制至少两台电梯且在一通井道中存在相邻电梯(至少两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中。
背景技术
对于单井道来说,由于井道内空间狭小,轿厢在井道内高速运行将使井道形成活塞效应,导致空气和井道壁进行摩擦产生噪音并传递到轿厢和井道外的房间中,这种情况在高速电梯上尤为明显。为此,在装备多台电梯的场合中通常使用通井道结构,这样既能让井道内空气相互流通又能满足电梯安装的空间要求。然而,如果通井道内相邻的电梯同时并排运行或者紧靠运行时,与单井道时的单台电梯运行情况类似,同样会形成活塞效应,造成噪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可以避免处于通井道内的两台相邻电梯同时并排运行或者紧靠运行,防止产生活塞效应,进而降低电梯内的噪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应用于电梯群系统中,所述电梯群系统包括群管理控制器和至少两台电梯,所述电梯由群管理控制器控制并位于通井道内,且在一个通井道内存在至少两台相邻的电梯,
1)当通井道内相邻的电梯都停靠在同一楼层且都需要向相同方向起动时,群管理控制器允许其中一台电梯立即起动先行离开所述停靠楼层,经一延迟时间后群管理控制器再允许余下其中一台电梯起动,再经一延迟时间后群管理控制器允许余下其中一台电梯起动,直至最后一台电梯起动;
2)当通井道内相邻电梯中的至少一台处于运行状态,至少一台停靠在所述运行电梯运行方向上的前方一楼层,且需要向相同方向起动时,
如果所述停靠电梯立即起动,后方的运行电梯在已起动的前方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前会赶上前方电梯,就会产生相邻电梯并排运行或者紧靠运行的情况,那么群管理控制器禁止停靠电梯立即起动,经一延迟时间后群管理控制器允许所述停靠电梯起动;
如果所述停靠电梯立即起动,后方的运行电梯在已起动的前方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前不会赶上前方的电梯,那么群管理控制器允许停靠电梯立即起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迟时间由群管理控制器根据相邻两电梯的初始位置(即两电梯停靠在同一楼层时的位置,或者,一电梯的停靠位置以及另一运行电梯在停靠电梯收到召唤时的位置)、运行速度、目的楼层、额定速度、额定加速度、楼层高度确定。
进一步的,当通井道内相邻的两电梯停靠在同一楼层且准备向相同方向起动时,群管理控制器允许其中一台电梯立即起动先行离开所述停靠楼层,禁止另一台电梯立即起动,经一延迟时间,待运行电梯与停靠电梯之间的距离超过楼层高度后群管理控制器允许后一台电梯起动;当通井道内相邻两电梯中的一台处于运行状态,另一台停靠在所述运行电梯运行方向上的前方一楼层,且准备向相同方向起动时,如果所述停靠电梯立即起动,后方的运行电梯在已起动的前方电梯到达目的楼层前会赶上前方电梯,那么群管理控制器禁止停靠电梯立即起动,经一延迟时间,待运行电梯与停靠电梯之间的距离超过楼层高度后群管理控制器允许所述停靠电梯起动。
本发明保证位于同一通井道内的相邻电梯在运行中不会出现同时并排运行或者紧靠运行的情况,避免了产生活塞效应,从而降低了电梯内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用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通井道内相邻电梯停靠在同一楼层时的起动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通井道内相邻电梯的一台停靠且准备起动向上运行,另一台位于停靠电梯的后方且向上运行的运行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为第一电梯;2 为第二电梯;3 为第三电梯;4 为第四电梯;5 为第一通井道;6为第二通井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应用于电梯群系统中,在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梯群系统包括群管理控制器和四台电梯,所述电梯由群管理控制器控制并位于通井道内,且在一个通井道内存在相邻的两电梯,其中第一电梯1和第二电梯2位于第一通井道5内,第三电梯3和第四电梯4位于第二通井道6内。
电梯运行轨迹,即电梯运行位置与运行时间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其中,S为电梯轿厢的运行位置,V为电梯的额定速度,a为电梯的额定加速度,t为电梯从起动开始所经过的运行时间。由于本方法针对起动阶段,因此运行路径仅分析时的起动加速阶段,和时的匀速运行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装置
- 下一篇: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