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筛超微粉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4322.8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金祥 |
主分类号: | B02C13/02 | 分类号: | B02C13/02;B02C13/28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筛超微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筛粉碎机,其利用高速旋转的含锤片的转子对物料进行粉碎。
背景技术
依据粉碎成品的粒度大小及粉碎前后颗粒尺寸的比值,粉碎设备能够分为4类,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粉碎设备分类
单位:um
现有的微粉碎机或超微粉碎机大都依赖立式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61200Y公开一种超微粉碎机。该粉碎机包括粉碎装置、分级装置,分级装置包括分级轮轴、分级轮、分流罩及出料室,出料室及分流罩与分级轮组成一相对封闭的空间,在分流罩和分级轮之间设有分流罩,分级轮呈锥台形。
现有立式粉碎机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粉碎机的能耗高、效率低:由于要求粉碎的细度较低,因此为了要增加撞击的动能,就必须增加刀盘体的转速,使得锤头的线速度达到100米每秒以上,导致成品粉料的电耗达到50度以上。第二,锤头的尺寸和面积较小,物料受到锤头和齿圈的击打、剪切机会少、导致粉碎效率低。第三:由于物料受到锤头和齿圈撞击剪切作用,其对锤头和齿圈的磨损加强、而被粉碎后的细料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穿过导流圈和分级叶轮的过程中,对导流圈和分级叶轮的磨损同样较大,一般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而这些零部件价格较高,每吨料的耗材高。
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74941U公开一种饲料粉碎系统,其利用现有的卧式锤片粉碎机,提高产量。其具体系统包括原料筛、无筛粉碎机、沉降室、绞龙输送机、提升机、粉料筛及粉料收集仓,沉降室位于粉碎机的下方,粉碎机的出料口连接在沉降室的一端,沉降室的另一端与脉冲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连,脉冲除尘器的出风口与风机的进口相连接,绞龙输送机位于沉降室的下部,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提升机连接,原料筛筛上物出口通过管道通往无筛粉碎机的进料口,提升机的上端出料口与粉料筛进料口相连,粉料筛筛下物出口与粉料收集仓的入口相连接,粉料筛筛上物出口通过管道通往无筛粉碎机的进料口。该系统通过一系列筛分、输送设备的组合,实现无筛粉碎目的。其中的无筛粉碎机为上部进料、下部出料,其克服现有立式粉碎机的不足,但其粉碎能力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筛超微粉碎机,要求产量高、成本低、粉碎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筛超微粉碎机,其包括有主轴、端板、齿圈、转子和主电机,齿圈和固接于齿圈两侧的粉碎机端板构成粉碎室,穿过端板的主轴两端通过主轴轴承固定,主电机与主轴一端连接,位于粉碎室内的转子固接在主轴上,粉碎室上部设有粉碎机出料口,其中:还设有螺旋喂料器、斜槽和进风管,螺旋喂料器的出料口与斜槽一端连通,斜槽另一端伸入所述粉碎室内;进风管一端与所述粉碎室连通,进风管另一端与所述粉碎机外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风管一端与粉碎室下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还设有匀风板,匀风板上设有孔,匀风板位于与所述粉碎室连通的进风管一端出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
1、无筛粉碎机,通过含锤片的转子和转子外侧的齿圈配合,有效避免粉碎过程中物料环流层的形成,提高产量,降低使用成本;进风管的设计,使粉碎机外的环境空气能进入粉碎室,提高粉碎效果。
2、进风管一端与粉碎室下部空间连通,新补入粉碎室的空气将能够以逆流方式穿过整个粉碎室,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匀风板,使补入的空气分布更均匀,提高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侧视结构图。
图中:1、主轴,2、端板,3、齿圈,4、转子,5、机座,6、主电机,7、进料斗,8、螺旋喂料器,9、喂料电机,10、斜槽,11、进风口,12、进风管,13、匀风板,14、粉碎机出料口,15、主轴轴承,16、联轴器,F、进风方向,W1、物料进入方向,W2物料排出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金祥,未经唐金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