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04257.9 | 申请日: | 2013-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申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稠江街道经济开发区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拉杆 电动车 | ||
1.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前车主体(A)、车座(B)、车后主体(C)、弹出式拉杆(D)、储物箱盖(E)、折叠金属支架(F)、音箱(G)、车把(H)、车把盖(I)和车轮(J),前车主体(A)与车后主体(C)之间通过折叠金属支架(F)连接,前车主体(A)的两外侧设置有车把(H),车把(H)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车把盖(I),且车把(H)的下方一侧设置有音箱(G),车后主体(C)的上方设置有车座(B),车后主体(C)的侧壁上设置有弹出式拉杆(D),弹出式拉杆(D)的下方设置有储物箱盖(E),前车主体(A)和车后主体(C)的底部设置有车轮(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出式拉杆(D)包含第一扣钩(D1)、回位弹簧(D2)、滑动件(D3)、直弹簧(D4)、按钮(D5)、金属拉杆(D6)、主体滑槽(D7)、弹出扭簧(D8)、手柄(D9)和导杆(D10),两金属拉杆(D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扣钩(D1),两两金属拉杆(D6)的上方设置有滑动件(D3),滑动件(D3)的两侧设置有回位弹簧(D2),滑动件(D3)的上方设置有直弹簧(D4),手柄(D9)的一端与第一扣钩(D1)连接,手柄(D9)的两侧设置有导杆(D10),导杆(D10)与主体滑槽(D7)滑动连接,且导杆(D10)上设置有弹出扭簧(D8),按钮(D5)可上下活动,在按钮(D5)下部有一斜面与滑动件(D3)上的斜面配合,按下按钮(D5)时可将滑动件(D3)水平推动,从与释放钩住滑动件(D3)的扣钩(D1),弹出扭簧(D8)可将导杆(D10)弹出一段距离,然后可用手将手柄(D9)拉出,将手柄推回时扣钩(D1)可自动扣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物箱盖(E)包含复位弹簧(E1)、锁扣盖(E2)、第二扣钩(E3)、第一转轴(E4)、拨动件(E5)、按钮件(E6)、锁(E7)、导向铰链(E8)、盖子(E9)和第二转轴(E10),盖子(E9)的两侧通过导向铰链(E8)与车后主体(C)连接,且盖子(E9)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E10),盖子(E9)的上方内侧设置有锁(E7),锁(E7)的外侧设置有锁扣盖(E2),锁扣盖(E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扣钩(E3),第二扣钩(E3)与拨动件(E5)的一端连接,拨动件(E5)的另一端设置有按钮件(E6),且拨动件(E5)上设置有第一转轴(E4),拨动件(E5)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E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金属支架(F)包含前叉架(F1)、连杆(F2)、中间联接件(F4)、后叉架(F7)、传动齿轮(F8)和电机(F9),前叉架(F1)上设置有传动齿轮(F8),传动齿轮(F8)与连杆(F2)的一端连接,电机(F9)与传动齿轮(F8)配合连接,连杆(F2)的另一端与后叉架(F7)连接,且连杆(F2)的中部设置有中间联接件(F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箱(G)包含喇叭盖(G1)、喇叭(G2)、喇叭箱体盖(G3)、音频解码PCB板(G4),喇叭(G2)的前端安装有喇叭盖(G1),喇叭(G2)后端安装在喇叭箱体盖(G3)上,且喇叭箱体盖(G3)的内部设置有音频解码PCB板(G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折叠式拉杆箱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H)包含刹车柄(H1)、伞骨形折叠架(H2)、变速器手柄(H3)、线性马达(H4)、灯控制开关(H5)、喇叭按钮(H6)和手柄(H7),线性马达(H4)的上方设置有伞骨形折叠架(H2),伞骨形折叠架(H2)的一端与手柄(H7)连接,伞骨形折叠架(H2)的另一端与变速器手柄(H3)连接,手柄(H7)的上方连接有刹车柄(H1),且手柄(H7)上设置有喇叭按钮(H6),喇叭按钮(H6)的一侧设置有灯控制开关(H5),线性马达(H4)的运动控制手柄(H7)的展开和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申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申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2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台工作船长轴系排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车驾驶室翻转用高强度弹性体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