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04152.3 | 申请日: | 2013-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强混凝土有限公司管桩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8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混凝土 脱模 配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不断蒸蒸日上,成为朝阳行业。混凝土管桩的强度很高,具有稳定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不易发生弯曲,并且能很好的穿透密实的砂层,因此在建筑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混凝土管桩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配料的不合理,在管桩成型后易出现粘附的现象,即混凝土管桩的外表面与管桩模具粘接在一起,不仅给脱模带来了麻烦,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管桩的表面质量,一出现掉砂的现象,使得管桩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孔洞,有得甚至在脱模时产生裂纹,影响到了管桩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材料搭配合理的、方便制造的、成本低的,能在管桩成型后方便脱模的,能确保管桩成型质量的配料及其制备方法,即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该配料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减水剂、油性剂和水,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
所述的油性剂为硫化烯烃棉子油,相关配料的性能及作用如下:
硫化烯烃棉子油:用来调节材料混合后的摩擦力度,降低了材料间的磨损,在材料搅拌的过程中,附着在材料的外表面,有效的促进管桩的成型,并在成型后避免了粘砂、掉砂的现象,为管桩的顺利脱模提供保障。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配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水泥、砂、石,按照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
2)控制水温25-35摄氏度,水的PH值为7-9;
3)向步骤2)中的水中添加减水剂,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
4)加热步骤3)中的混合液,使温度控制在60-75摄氏度;
5)向步骤4)中的混合液内匀速滴加油性剂,并搅拌均匀,通过加热使油性剂充分的溶解在步骤4中的混合液中;
6)将步骤5)形成的混合液添加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内,搅拌均匀,形成的糊状表面有油光反射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材料搭配合理、方便制造和成本低等优点,能在管桩成型后便于管桩的脱模,解决了传统的混凝土管桩配方及制备方法存在的粘砂、掉砂等缺陷的难题,确保了管桩成型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该配料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减水剂、油性剂和水,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
所述的油性剂为硫化烯烃棉子油,相关配料的性能及作用如下: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配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水泥、砂、石,按照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
2)控制水温25-35摄氏度,水的PH值为7-9;
3)向步骤2)中的水中添加减水剂,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
4)加热步骤3)中的混合液,使温度控制在60-75摄氏度;
5)向步骤4)中的混合液内匀速滴加油性剂,并搅拌均匀,通过加热使油性剂充分的溶解在步骤4中的混合液中;
6)将步骤5)形成的混合液添加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内,搅拌均匀,形成的糊状表面有油光反射即可。
产生的效果如下:脱模时间与传统配料制成的混凝土管桩相比,缩短10-15秒,脱模较为顺利,且表面光整度较好,无粘砂、掉砂的现象。
实施例二: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的配料,该配料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减水剂、油性剂和水,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如下:
所述的油性剂为硫化烯烃棉子油,相关配料的性能及作用如下:
一种便于混凝土管桩脱模配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水泥、砂、石,按照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
2)控制水温25-35摄氏度,水的PH值为7-9;
3)向步骤2)中的水中添加减水剂,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
4)加热步骤3)中的混合液,使温度控制在60-75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强混凝土有限公司管桩分公司,未经安徽富强混凝土有限公司管桩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