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对接找正专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3953.8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纪顺德;孙阵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对接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将两根钢管相对焊接前,使两接头对正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将两根钢管对在一起焊接,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型工程用的钢管直径大、长度长,有时施工需要将钢管接成上百米的长度,这就要在焊接前将每一对钢管端头的接缝尽可能对正,确定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以后,在周圈点焊上多个点固定,然后才能将接缝全部焊接死。
目前,钢管的端头接缝对接找正的方法是,将需要对接的钢管支撑起来,当端头靠在一起不能对正时,要将钢管抬起并在钢管的下面人工加楔子来调整,调整到合格后再点焊对接。上述方法调整对接大直径、连接长度长的钢管费工费时,工效低,人工加楔子调整不好把握尺度,人工操作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对接大型钢管时,需要在钢管下面人工加楔子调整找正,费工费时,工效低,不安全的缺点,提供一种钢管对接找正专用工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两相同半径的半圆环对合后形成的圆形卡箍外圆面周圈,均布固定有多个倒“L”形支架,支架的悬臂端伸出卡箍的宽度方向边沿,顶杆的丝杆从悬臂的顶面穿过悬臂上的竖向内螺纹孔,其下端对向卡箍的中心线。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对合后形成的卡箍,是在两半圆环对接处的外圆面上、顺卡箍的宽度固定有竖立的耳板,螺栓横向穿过所述耳板上的孔,将相对的两耳板固定在一起。
使用上述工具时,将一侧的钢管接头外圆面安装固定上与钢管外径相适应的卡箍,将需要对接的钢管支起,将其接头对向装卡箍的钢管接头,使两接头大致对正,然后拧动卡箍周圈的倒“L”形支架上安装的顶杆,使其下端头顶在不装卡箍的钢管接头处的外圆面上,强制不装卡箍的钢管接头接近安装卡箍的钢管接头,直到合乎要求后再焊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两半圆环对接成圆形的卡箍刚好可卡在钢管的外圆上,卡箍周圈的倒“L”形支架上安装的顶杆对向钢管的中心线,顶在需要对接的钢管接头处的外圆面上,不论对多大直径的钢管,也不论钢管对接多长,只需拧动卡箍周圈的顶杆,即可将两接头调整对正,不需要人工抬起钢管在下面加楔子,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工效高。上述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倒“L”形支架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在两相同半径的半圆环对合成的圆形卡箍2的外圆面周圈,均布固定有多个倒“L”形支架2.1,支架2.1的悬臂2.11端对相左侧的对接钢管1,伸出卡箍2的宽度方向边沿(参见图2),顶杆4的丝杆从悬臂2.11的顶面穿过悬臂2.11上竖向的内螺纹孔2.12,其下端头4.1对向卡箍2的中心线。
所述对合后形成的卡箍2,是在两半圆环对接处的外圆面上,顺卡箍2的宽度竖立固定有耳板2.2,螺栓3横向穿过所述耳板2.2上的过螺栓孔,用螺母5将相对的两耳板2.2固定在钢管1的管端外圆面上。
使用时,将右侧钢管1的接头外圆面套上与钢管1外径相适应的卡箍2,将所述螺栓3穿过所述耳板2.2上的过螺栓孔,拧紧螺母5将卡箍2固定在右侧钢管1的左端外圆面上;将需要对接的左侧钢管1支起,将其接头对向装卡箍2的钢管接头,使两接头大致对正,然后拧动卡箍2周圈的倒“L”形支架2.1上安装的顶杆4,强制左侧钢管1的接头与右面的钢管1的接头对正,直到合乎要求后再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