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3887.4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贾迎宾;李镜人;赵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asicon 型锂快 离子 导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据推测,到2050年,人类对电能的需求将会是现在的两倍。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广泛重视、研究和利用,在有效利用这些能源的过程中,能量的存储和传输问题亟需解决。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绿色的化学电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固体电解质是下一代高性能储能装置的关键材料,是高能量密度化学电池装置中液态有机电解质的有效替代品。三维空间结构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作为一种固体电解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锂快离子导体如硫化物体系、聚合物体系、Li3N等,因其安全易制备,高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优异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易装配性和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而被人们广泛关注。
NASICON型化合物的结构是由MO6八面体和AO4四面体顶角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三维开放骨架结构,Li+在三维开放骨架结构中的间隙所形成的通道中进行传导,迁移数为1,故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目前制备NASICON型结构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高温固相法、熔融冷却法等,虽然这种方法的制备工艺简单,但是能耗高,所得到的陶瓷材料相纯度低,电导率低,气孔多,致密性差。这些缺点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NASICON型材料的应用。因此,探索设计一种简单的制备高电导率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方法,显得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以降低材料晶粒尺寸,改善材料的烧结性,提高材料的致密度,进而提高其离子电导率,拓展这种材料在高性能储能装置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制备方法,所述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的化学通式为Li1+xAlxTi2~x(PO4)3,0.1≤x≤0.5;其能够在室温下对空气和水分稳定且锂离子电导率大于10~4S/cm;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80~90℃的恒温环境下,将钛酸四丁酯溶解于柠檬酸溶液中,搅拌20h~25h后,形成溶胶;其中,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0.2~0.3mol/L,所述溶胶中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将硝酸锂、硝酸铝和磷酸二氢铵混合配料;其中,硝酸锂、硝酸铝、磷酸二氢铵和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的化学计量比为(1+x):x:3:(2~x);
将配料后的混合物溶解于柠檬酸溶液中,搅拌使其成为透明均一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其中,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0.2~0.3mol/L,所述硝酸盐混合溶液中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步骤中的柠檬酸溶液与步骤(1)中的柠檬酸溶液相同;
(3)在80~90℃的恒温环境下,将步骤(2)中制备的硝酸盐混合溶液缓慢的加入到步骤(1)所制备的溶胶中,搅拌0.5h~1h;
之后加入与当前混合液中柠檬酸量等摩尔的乙二醇,将恒温温度调至100℃~130℃,加热5~10h,使混合液聚酯化反应完全,生成块状凝胶;
(4)将步骤(3)所得到的块状凝胶置于热处理炉中,加热温度为150~200℃,加热时间为6h~8h,使块状凝胶变成干凝胶;取出干凝胶,并将干凝胶研碎成粉体颗粒;
(5)将步骤(4)中制备的粉体颗粒再次放入热处理炉中,在温度为400~500℃下,保温4~6h;然后温度升至800~830℃,保温1~2h,之后取出颗粒物;将此颗粒物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粉;
(6)将步骤(5)中制备的前驱体粉在压强为200~500Mpa的压力机下,保压10~20min,压制成坯体;
(7)将步骤(6)中制备的坯体放入热处理炉中,调节温度至850~1000℃,热处理6~10h,烧结得到NASICON型锂快离子导体电解质薄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步骤(4)、步骤(5)和步骤(7)中热处理炉中的材料,以2~5℃/每分钟的升温速率到相应的热处理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碳化硅质无水压入泥浆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的变幅紧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