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3854.X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生;李成章;许晓曦;刘国镇;李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倾 位移 自动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以输送带作曳引构件的连续输送设备,输送各种散状物料及成件物品。在矿山、电力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输送带跑偏,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停产等现象。
如图1、2所示常规带式输送机纠偏托辊组是在普通托辊组的结构基础上,在托辊架1的中心位置加一转轴9,两端加纠偏立辊11。
如图5所示,输送带12向一侧跑偏时,输送带推动纠偏立辊,带动托辊架1以转轴9为支点做转动,借以纠偏。图中L1、L2分别是左托辊、右托辊到中托辊中心的水平距离,∠а1、∠а2分别为左托辊、右托辊纠偏时偏转的角度。
但是常规的带式输送机纠偏托辊组,存在以下不足:
⑴纠偏立辊的力臂太小,纠偏力小、纠偏效果不好。
⑵转轴既是转动中心也是托辊架承载的支点,当带宽较大时,支撑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托辊架,该托辊架上分别安装有中托辊、左托辊和右托辊,并配有两个纠偏辊和下横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Y”字型转臂和纠偏联杆,其中所述“Y”字型转臂前部设有两条前突的前支臂,其后部设有一条后伸的后支臂,两前支臂和后支臂交接处设有转轴,“Y”字型转臂通过该转轴固定在下横梁上,所述纠偏联杆两端弯曲向上,纠偏联杆中段与后支臂末端固连在一起,两个纠偏辊就分别设置在所述纠偏联杆的两端,所述托辊架中段固定在两前支臂上。
使用时,将下横梁的两端固定在输送带机架两侧,中托辊、左托辊和右托辊托住输送带,并使纠偏辊分别位于输送带两侧。
如此设计,当输送带发生跑偏时,对纠偏装置联杆两端的纠偏辊产生作用力,以“Y”字型转臂中的转轴为转动支点,带动“Y”字型转臂,在下横梁的上平面上以转轴为圆心做圆弧运动,从而使托辊架偏转(前倾)并产生横向位移,使安装在托辊架上的左托辊或右托辊对跑偏的输送带一个作用力,使输送带回归到正常的运行方向,使之达到纠偏的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前支臂位于中托辊下方。
作为优化,所述下横梁两端分别开有限位长槽孔。
本发明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⑴转动的支点在托辊组轴线之外,纠偏装置沿转动支点做圆弧运动,纠偏托辊既有偏转(前倾)又产生向胶带中心方向的横向位移,增加了纠偏托辊和胶带之间的作用力,加大了托辊对胶带的纠偏力度。
⑵转轴支点位于纠偏联杆和托辊架之间,工作时时,托辊架、输送带、及输送带上的煤与纠偏联杆和纠偏辊以转轴为支点,达到重力平衡,工作更平稳,避免了运行时的抖动。
⑶纠偏装置的力臂加长,转动处安装有轴承,使整个结构在动作运行时反应灵敏。广泛适用各种需要使用皮带输送机的企事业单位,特别适合各种矿井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常规带式输送机纠偏托辊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常规带式输送机纠偏托辊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不含中托辊)。
图5是常规带式输送机纠偏托辊组的纠偏示意图;
图6是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的纠偏示意图。
图中:1为托辊架、2为中托辊、3为左托辊、4为右托辊、5为纠偏辊、6为下横梁、7为“Y”字型转臂、8为纠偏联杆、9为转轴、10为限位长槽孔、11为纠偏立辊、12为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2所示,本前倾位移式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托辊架1,该托辊架1上分别安装有中托辊2、左托辊3和右托辊4,并配有两个纠偏辊5和下横梁6,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Y”字型转臂7和纠偏联杆8,其中所述“Y”字型转臂7前部设有两条前突的前支臂,其后部设有一条后伸的后支臂,两前支臂和后支臂交接处设有转轴9,“Y”字型转臂7通过该转轴固定在下横梁6上,所述纠偏联杆8两端弯曲向上,纠偏联杆8中段与后支臂末端固连在一起,两个纠偏辊5就分别设置在所述纠偏联杆8的两端;所述托辊架1中段固定在两前支臂上。
所述前支臂位于中托辊2下方。所述下横梁6两端分别开有限位长槽孔10。
如图6所示,输送带12向一侧跑偏时,输送带12推动纠偏辊,带动托辊架1、纠偏联杆8及“Y”字型转臂7,一起绕转轴9转动,借以纠偏。图中L1、L2分别是左托辊、右托辊到中托辊中心的水平距离,∠а1、∠а2分别为左托辊、右托辊纠偏时偏转的角度。L3为转轴9到过左、右托辊轴线的面的距离,∠а3为纠偏时,“Y”字型转臂7偏转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