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美白祛斑面膜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3704.9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庆;冯章启;任卓卓;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64 | 分类号: | A61K8/64;A61K8/67;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祛斑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和美容护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美白祛斑面膜贴。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通过静电力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拉伸产生泰勒锥,并喷射拉伸为超细纤维的加工技术。该技术生产的超细纤维比表面积较大,长径比极高,某些天然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等纳米技术相关领域;谷胱甘肽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寡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在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是主要的活性状态,约占95%。皮肤美白祛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二是促使已生成的黑色素排出体外(J Environ Health 2010, 27(8):745-748)。而GSH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断黑色素合成,从而有效祛除色斑;亦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改善皮肤弹性。
目前静电纺丝技术与靶向输药的结合有一定进展,然而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极易失活,故电纺纤维关于包载GSH的研究鲜有报道,而现有谷胱甘肽产品多以口服和注射为主,首先,经过体内循环,GSH的巯基(-SH)与体内丰富的自由基结合而消耗殆尽;其次,由于GSH浓度被体液稀释,能够到达色斑或创伤靶点区域的谷胱甘肽极少,因此美白修复作用很难达到预期。如何提高GSH利用率、降低GSH失活率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谷胱甘肽美白产品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美白祛斑面膜贴,所述面膜贴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纳米纤维包载GSH和抗氧化辅料混合纳米颗粒,从而达到有效保存活性成分GSH并靶向释放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美白祛斑面膜贴,包括纺丝溶液和棉布,所述纺丝溶液的活性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氧化辅料,其质量比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辅料=1~10,在该比例下,不仅保证美白祛斑功效成分含量,且使其保持生物活性。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所述的抗氧化辅料为维生素C、丁基羟基茴香醚、天然虾青素、辅酶Q10、β-胡萝卜素、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色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多酚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所述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高分子与溶剂混合,高频振荡或磁力搅拌至均匀制得溶液A;
(2)将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抗氧化辅料溶于去离子水并迅速高频振荡至澄清制得溶液B;
(3)将上述步骤所得溶液A与溶液B混合并迅速高频振荡或磁力搅拌均匀,形成纺丝溶液。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所述的水溶性高分子优选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壳聚糖、聚氧乙烯、小麦蛋白、淀粉、明胶、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步骤(1)所述溶剂优选为甲酸、乙酸、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三氟乙酸、六氟-2-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所述溶液B的质量浓度为15%~25%,可控制纳米颗粒直径介于20~100nm之间,保证有效成分的高负载率、低失活率。溶液A的质量浓度为3%~100%,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例为A:B=20~30:1,以调节溶液中水的比例,使GSH析出并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浮纳米颗粒。
在上述美白祛斑面膜贴中,步骤(3)所述纺丝溶液的纺丝速率范围为0.5~1.5mL/h,纺丝电压范围为12~30kV之间调节控制其直径介于200nm~800nm之间,有效包载GSH-抗氧化辅料混合纳米颗粒。,纺丝环境湿度≤60%,环境温度范围为4℃~30℃,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无法有效成丝,温度过高易使有效成分失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美白祛斑面膜贴,主要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纤维的纺丝溶液主要成分为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美白祛斑有效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和抗氧化辅料,其中GSH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于纳米纤维中,抗氧化辅料可维持GSH中的活性基团巯基(-SH)处于还原状态,保持其生物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力、清除活性氧或自由基、治疗辐射病及辐射防护,从而抑制黑色素形成,将其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滑动叉拉花键工装
- 下一篇:自动休眠的机械按键式无线B超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