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3667.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细川大介;吉野浩二;贞平匡史;久保昌之;信江等隆;大森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6/72 | 分类号: | H05B6/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加热 装置 | ||
1.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其具有:
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
微波产生部,其产生微波;
波导管,其沿着管轴传送微波;以及
多个微波放射部,其沿着所述管轴在所述波导管中配置有多个,从所述波导管向所述加热室内放射微波,
所述微波放射部具有:
第一微波放射部,其构成为具有一个以上的长孔的开口形状,所述长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波导管的管轴之间的交叉角度小于45°;以及
第二微波放射部,其构成为具有一个以上的长孔的开口形状,所述长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波导管的管轴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以从所述加热室的中央到所述第一微波放射部的距离比从所述加热室的中央到所述第二微波放射部的距离远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微波放射部和所述第二微波放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在除配置于离所述加热室的中央的距离最近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以外的位置处,配置有所述第一微波放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将配置于离所述微波产生部的距离最近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设为了所述第一微波放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将配置于离所述微波产生部的距离最远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设为了所述第一微波放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在除配置于离所述微波产生部的距离最近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以外的位置处,配置有所述第二微波放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在除配置于离所述微波产生部的距离最远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以外的位置处,配置有所述第二微波放射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将配置于离所述加热室的中央的距离最近的位置处的所述微波放射部设为了所述第二微波放射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不在所述加热室的中央配置所述微波放射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微波放射部由放射圆偏振波的开口形状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微波放射部由两个长孔交叉的X字状的开口形状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微波放射部的所述X字状的开口形状构成为各个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波导管的管轴之间的交叉角度小于4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微波放射部的所述X字状的开口形状构成为各个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波导管的管轴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6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再充电能力的压电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货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