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媒式太阳能墙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2922.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李正;姜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太阳能 墙面 | ||
1.冷媒式太阳能墙面机,包括,太阳板(01)、阳光轴跟踪总成(02)、活动电机座(03)、透镜群板(1)、光伏电池板(2)、冷媒散热箱(3)、连接支架座(4)、连接支架(5)、垂角跟踪转轴(6)、推杆固定环(7)、液压推杆(8)、电机燕尾条(9)蜗杆减速微电机(10)、轴承A(11)、伞齿轮A(12)、伞齿轮B(13)、总成旋转体(14)、电机燕尾槽板(15)、总成座固定轴(16)、伞齿轮C(17)、水平旋转控制舌(18)、轴承B(19)、轴承座B(20)、总成座(21)、安装板及支撑(22)、液压阀(23)、轴承座A(24)、墙面支架(25)及南墙面(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光轴跟踪总成(02)的外观,呈邮筒状,由上部的总成旋转体(14)和下部的总成座(21)组成阳光轴跟踪总成(02)的主体;所述的总成旋转体(14),其上部,设有对称的轴承座A(24);所述的轴承座A(24)上,安装有中间设有伞齿轮A(12)、伞齿轮A(12)两侧设有轴承A(11)、两端固定于连接支架(5)上的垂角跟踪转轴(6);所述的垂角跟踪转轴(6)上的伞齿轮A(12),在伞齿轮B(13)的驱动下,可实现太阳板(01)的垂直角调整;所述的总成旋转体(14)的底面上,安装有活动电机座(03);所述的活动电机座(03),包括,推杆固定环(7)、液压推杆(8)、及电机燕尾条(9)、蜗杆减速微电机(10)、电机燕尾槽板(15)、伞齿轮B(13)、水平旋转控制舌(18)及液压阀(23);所述的蜗杆减速微电机(10),其前端的电机轴上,设有伞齿轮B(13);所述的蜗杆减速微电机(10)后部,设有与电机燕尾槽板(15)配合的电机燕尾条(9);所述的电机燕尾条(9)的前面,与蜗杆减速微电机(10)相连接,位于电机燕尾条(9)后面的二个推杆固定环(7),固定套着于液压阀(23)的液压推杆(8)上;所述的蜗杆减速微电机(10),在液压阀(23)的液压推杆(8)驱动下,通过电机燕尾条(9)在电机燕尾槽板(15)上能做垂直运动,使位于蜗杆减速微电机(10)前端的伞齿轮B(13),分别与位于其上的伞齿轮A(12)或其下的伞齿轮C(17)相偶合,向上偶合调整太阳板(01)的垂直角;向下偶合则可调整太阳板(01)的水平角;所述的电机燕尾条(9)下方,设有与电机燕尾条(9)一体成形的水平旋转控制舌(18);所述的水平旋转控制舌(18)的前端,设有与伞齿轮C(17)配合的,齿距小于伞齿轮C(17)的锁齿三枚,当蜗杆减速微电机(10)上的伞齿轮B(13)与垂角跟踪转轴(6)上的伞齿轮A(12),偶合时,恰好与总成座固定轴(16)上的伞齿轮C(17)相齐平,以锁定总成旋转体(14),定位太阳板(01)的水平方位;所述的电机燕尾槽板(15),呈“L”型结构;所述的燕尾槽板(9)的前后,分别安装有蜗杆减速微电机(10)及液压阀(23);所述的燕尾槽板(9),通过“L”的横向部,安装于总成旋转体(14)的底部上;所述的总成旋转体(14)底面的中心,设有轴承座B(20);所述的轴承座B(20)中,安装有轴承B(19);所述的总成旋转体(14),通过轴承B(19),紧实地套着在位于总成座(21)中心的成座固定轴(16)上;所述的总成座固定轴(16)上,安装有伞齿轮C(17);所述的位于蜗杆减速微电机(10)前端的伞齿轮B(13),围着伞齿轮C(17)作碾砣状旋转时,促使总成旋转体(14)做出旋转运动,实现太阳板(01)水平角调整;所述的总成座(21)的下方设有与安装板及支撑(22)相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的总成座(21),安装于墙面支架(25)最前端的安装板及支撑(22)上;所述的墙面支架(25),安装于家庭住宅的南墙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式太阳能墙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散热箱(3),包括,自攻螺丝(30)、阳光轴(31)、透镜群支架(32)、透镜群板(33)、低温管口(34)、连接框(35)、安装板(36)、光伏电池(37)、四合一架构(38)、连接螺栓(39)、散热片(40)、封底板(41)、聚焦群(42)、连通道(43)、冷媒工质(44)、温控器(45)、高温管口(46)、密封环(47)及保温层(48);所述的透镜群板(33),采用透明度极高的树脂注塑成上下对称的由单体半透镜壳矩阵的半透镜壳体板,二张半透镜壳体板经超声波热合,注入透明的化学液后形成透镜群板(33);所述的透镜群板(33),由自攻螺丝(30)固定安装在四合一架构(38)的透镜群支架(32)上,形成全封闭的作业环境;所述的四合一架构(38)上的透镜群支架(32)、连接框(35)、安装板(36)及散热片(37)系是四件一体的四合一构件;所述的四合一架构(38),呈“H”结构,“H” 结构的上部是所述的透镜群支架(32),四合一架构(38)中间的“横”,其向上面,是所述的光伏电池(37)的安装板(36),“横”的向下面,是所述的散热片(40);四合一架构(38)下部的周边,形成所述的连接框(35);所述的连接框(35),通过连接螺栓(39)与所述的密封底板(41)相联接,形成冷媒式太阳能板(40)的整体;所述的四合一架构(38)下方的框架上,还设有低温管口(34)及高温管口(46),冷媒工质(44)由低温管口(34)输入,从高温管口(46)输出;所述的温控器(45),位于太阳能板的高温管口(46)上,所述的温控器(45)动作温度350摄氏度,当温控器(45)测得高温管口(46)上的温度达350摄氏度时,温控器(45)电路接通,冷媒循环开始工作,当高温管口(46)上的温度下降之350摄氏度时,冷媒循环停止;所述的阳光轴(31),透过透镜群板(33)形成密集的聚焦群(42);所述的聚焦群(42)着落的平面上,即是四合一架构(38)中的安装板(36),光伏电池(37)安装于其上;所述的光伏电池37)的中心轴与透镜的中心轴,保持绝对的一致,以保证聚焦群(42)的焦点能着落于光伏电池(37)的中心点上;所述的光伏电池(37)与透镜群板(33)间的距离,受制于透镜群板(33)的焦距;所述的冷媒式太阳能板(03)的两侧及底部设有保温层(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9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二次脱模顶针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不锈钢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