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水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02212.8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凌;何凯;韩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溶剂 条件下 制备 粒径 可调 氧化 钛微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尤其是在无水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宽禁带半导体,在水污染治理,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精细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尽管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量子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纳米材料由于其过小的尺寸,可能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生物毒性。因此,有必要制备微纳尺度的二氧化钛材料。然而由于技术原因,通常合成的二氧化钛微球往往不能自主的调控微球粒径,从而限制了二氧化钛微球在诸多领域的应用。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有液相沉淀法、微乳反应法、水热法、气相法和溶胶—凝胶法,水热与溶剂热法等。水热与溶剂热法具有反应过程易控制,重复性好,纯度高,产物结晶性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含水的路径不易控制钛前驱体过快的水解速率,而非水路径具有适中的反应速率。近年来非水路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非水溶胶-凝胶过程合成需要引入长链有机分子作为模板剂,但是这导致需要后处理过程来移除这些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模板,在无水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
本发明的在无水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粒径可调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醇盐溶解于溶剂中,钛醇盐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01~1 M,然后添加羧酸,搅拌至均匀得到澄清溶液,钛醇盐和羧酸的摩尔比为1:1~10;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转移到溶剂热装置中,在80~20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5 min~100 h,离心,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上述的钛醇盐可以是钛酸乙酯、钛酸异丙酯或钛酸丁酯。所述的溶剂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正己烷、环己烷、苯甲醇、甲苯、丙酮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体积比的混合液。所述的羧酸可以是甲酸、乙酸、丙酸、丁酸、苯甲酸或草酸。
二氧化钛微球的粒径可以通过改变溶解钛醇盐的不同溶剂,或改变几种按任意体积比混合的不同溶剂来调节。
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模板,成本低,易大规模合成,制得的二氧化钛微球的结晶性好,粒径在200 nm -3μm范围内可调。
附图说明
图 1是实施例1的二氧化钛微球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 2是实施例1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 3是实施例2二氧化钛微球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 4是实施例3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二氧化钛微球的粒径随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乙醇混合液的变化曲线。
图 6是实施例10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1)将1.3 ml钛酸异丙酯溶解于30 ml乙醇中,然后添加0.35ml甲酸,搅拌至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转移到溶剂热装置中,在150℃下进行6 h的溶剂热反应,再将所得物质进行离心,然后在60℃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 1 所示,其衍射峰与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的标准图谱一致,说明所得产品为锐钛矿相二氧化钛。通过谢乐公式计算,二氧化钛微球是由5 nm二氧化钛晶粒组成。图 2 为本例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到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3μm。
实施例 2
1)将1.5 ml钛酸丁酯溶解于30 ml甲醇中,然后添加0.35ml甲酸,搅拌至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转移到溶剂热装置中,在170℃下进行3 h的溶剂热反应,再将所得物质进行离心,然后在60℃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 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300 nm。
实施例 3
1)将1.3 ml钛酸异丙酯溶解于15 ml甲醇和15 ml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添加0.5m乙酸,搅拌至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转移到溶剂热装置中,在150℃下进行6 h的溶剂热反应,再将所得物质进行离心,然后在80℃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 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400 nm。
实施例4~实施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污泥改性回流系统的平流沉淀池及其回流方法
- 下一篇:多晶硅沉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