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2187.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怡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怡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2;A61K35/64;A61K33/1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唇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唇炎是一种以口唇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粘膜病,有干燥脱屑型唇炎、过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光敏性唇炎等各种类型。按病程分可有急性、慢性唇炎之分。唇炎以唇黏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严重的表现为唇肿胀、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血痂或脓痂,疼痛明显,有灼热感。严重的病人会出现高烧、肌肉关节疼痛、头痛、咳嗽等症状,还会出现全身红斑性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皮肤大面积脱落,称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其症状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
中医称唇炎为“唇风”,是唇部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局部红肿痒痛、干燥开裂、溃烂流黄水、反复脱屑为特征,多发生于下唇部。中医文献中有“舔唇风”“唇湿”“驴嘴风”“紧唇”、“沈唇”等名。《诸病源侯论》:“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年累月,谓之紧唇,亦名沈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多生于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初起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无皮,如风盛则不时动。“唇炎”的病因病机为胃腑积热,复感风热,熏灼唇部形成胃经风热证;素体阴虚,复感外邪,伤阴耗液,唇部失养形成阴虚血燥证;素体虚弱,气虚不能收摄,脾虚蕴湿,复感风邪,风湿上扰,唇部失养形成气虚风盛证。治法:热泻火,滋阴润燥,益气疏风。临床诊断:1.1 上下唇可同时发病,但以下唇多见。1.2 干燥脱屑型唇炎:唇红部以干燥、脱屑为主,并可出现纵裂沟,严重者裂沟向皮肤延伸。浅沟如裂纹状,深沟则有出血,出血后有血痂,纵裂沟可经久不愈。1.3 湿疹糜烂型唇炎:唇红糜烂,局部有淡黄色渗出液。有疼痛感,甚痒,以致用力揉擦,而使疼痛加重。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也以糜烂、溃疡为主,自觉干燥,疼痛、肿胀,不同程度瘙痒,活检可确诊。1.4 腺性唇炎:唇肿胀,唇红部较平滑。唇黏膜触诊时有粗糙感,如散在的小结节,表面可见唇腺导管口有透明的黏性液溢出。仅有肿胀感。1.5 肉芽肿性唇炎:上下唇肿胀,以上唇多见。一般较软,也有较硬而压之轻度疼痛者。极易复发,缓解后多不易恢复正常,也可波及唇周皮肤、颊、眶下区等。治疗原则:本病治疗,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益气疏风,配合针灸、激光、外治等法治疗。
急性过敏性唇炎是容易发生的黏膜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嘴唇即唇红,位于人体皮肤和黏膜交界处,因接近于机体表面,毛细血管极为丰富。由于唇红的表面组织很薄,使外界异物容易“入侵”,而在血管内运行的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又会在此“挺身而出”与入侵者“决战”。于是,唇红处就成了抗原抗体'浴血奋战"的战场。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急性炎症有关,也可能与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有关;白色念珠感染可引起真菌性唇炎,裂沟深者可向皮肤延伸,并可能出血及形成血痂,裂沟经久难愈。灰白色的磷屑,可满布整个唇部,真菌性唇炎以病损白色假膜或斑片为主,假膜不易揭去,可有唇红肿,溃疡、糜烂。PAS染色可见菌丝。患者常因干燥、疼痛面舔唇,有时也因轻度瘙痒而揉擦。慢性唇炎的发病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如干燥、寒冷,特别是与舔唇及咬唇等不良习惯有关系。慢性唇炎上下唇均可发病,更好发于下唇。常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特别在冬季刮风和干燥的季节。日光曝晒后而发病,不良的舔唇,咬唇,唇红遇有薄痂即撕扯掉等习惯,久之可感染,糜烂而成唇炎;唇部烫伤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形成慢性炎症,全身有结核,肝炎等病灶者也易患唇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怡芃,未经梁怡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