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风机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715.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58;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3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是钢/铁包烘烤设备用无风机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炼钢车间,出钢/铁前需要用钢/铁包烘烤设备对钢/铁包内衬进行高温快速的烘烤。在冶炼周期内,通过对钢/铁包的烘烤尽可能提高钢/铁包包衬的温度,减少钢/铁水在包内的温降,以期得到节电、减少耐火材料的消耗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现有技术的钢/铁包烘烤设备中都要用到鼓风机作动力机构将空气输送到燃烧器中,以达到使空气和燃气混合的目的,因为要用到鼓风机及其相关的连接部件,从而造成钢/铁包烘烤设备相关零部件的增加,而且造成能源的额外损耗,成本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不使用鼓风机而利用自身结构即可实现空气和燃气的充分混合的无风机燃烧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风机燃烧器,包括高压燃气入口装置、两套首级文氏管、真空混合室、两套末级文氏管和燃烧嘴,所述高压燃气入口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燃气进管,所述的两套首级文氏管均包括首级文氏管引导管以及与其一端固定连接的首级文氏管高速喷嘴,所述的两个首级文氏管引导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燃气进管固定连接,所述的两套末级文氏管均包括末级文氏管收缩管、末级文氏管扩散管以及连接前二者的末级文氏管喉管,所述的真空混合室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开口,在真空混合室的另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供首级文氏管引导管穿入的圆孔,以及与末级文氏管收缩管大口端连接的圆孔,首级文氏管高速喷嘴通过供末级文氏管收缩管大口端接通的圆孔与末级文氏管收缩管相连接,所述的燃烧嘴包括分别通过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与两个末级文氏管扩散管相连通的燃烧嘴内管和燃烧嘴外管,所述的燃烧嘴内管套装在燃烧嘴外管的内部,燃烧嘴外管的一端与燃烧嘴内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燃烧嘴外管和燃烧嘴内管之间设有隔管,隔管的端口处于燃烧嘴外管内部,且距离燃烧嘴外管的端口留有一定距离,燃烧嘴内管的端口处于隔管内部,且距离隔管的端口留有一定距离。
还包括一个连接管Ⅲ,所述的连接管Ⅲ一端与连接管Ⅰ垂直相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嘴内管相连接,所述的燃烧嘴外管与连接管Ⅱ垂直连通。
所述的燃烧嘴内管包括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燃烧嘴内管收缩管,燃烧嘴外管包括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燃烧嘴外管收缩管,所述的燃烧嘴内管收缩管和燃烧嘴外管收缩管的小端分别为燃烧嘴内管的燃烧端口和燃烧器外管的燃烧端口。
在所述的两个燃气进管中分别设有燃气流量调节阀。
在真空混合室与燃烧嘴之间还设有连接固定体,所述连接固定体由五块板连接而成,呈一侧开口的长方形箱体状,其开口侧与真空混合室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固定体将两套末级文氏管包围其中,在与其开口侧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末级文氏管扩散管相对应的圆孔。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空气在真空混合室内真空吸力的作用下与首级文氏管高速喷嘴处的高压燃气相混合,从而省去了鼓风机设备;另外由于采用两套双级文氏管相互并联的结构以及燃烧嘴内管和燃烧嘴外管套装的燃烧嘴,燃烧嘴的火焰被分为内外两簇,内簇火焰直径小,火焰长,主要对钢/铁包底部进行烘烤,外簇火焰直径大、火焰短,主要对钢/铁包的侧壁进行加热烘烤;这种结构使烘烤时钢/铁包的受热更均匀、更充分,大大提高了烘烤质量和烘烤的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1、高压燃气入口装置,101、燃气进管,2、首级文氏管,201、首级文氏管引导管,202、首级文氏管高速喷嘴,3、真空混合室,4、末级文氏管,401、末级文氏管收缩管,402、末级文氏管喉管,403、末级文氏管扩散管,5、燃烧嘴,501、燃烧嘴内管,5011、燃烧嘴内管收缩管,502、燃烧嘴外管,5021、燃烧嘴外管收缩管,503、隔管,6、燃气流量调节阀,7、连接固定体,8、连接管Ⅰ,9、连接管Ⅱ,10、连接管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沃达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0%DV菊酸含量测定方法
- 下一篇:测试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