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662.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迅扬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K7/10;C08K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0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阻燃 pc abs 改性 工程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ABS改性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
背景技术
自1953年由美国Borg Warner公司开发成功PC/ABS合金以来,迅速风靡世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商业化聚合物合金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和办公设备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都有严格的防火安全标准,需要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
工程塑料次料包括渣滓或切碎的溢料、流道结块、熔渣及无污染废弃零件等,是由制造商在初次模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料。
目前对PC/ABS次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采用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但这种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会打来环境污染,如: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填埋方式,PC/ABS不易降解,从而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业界使用次料主要就是为了环保和节省成本,这种方法显然有很大的弊端。
第二种,对PC/ABS次料进行简单的回收抽粒而不进行任何改性,降级为普通塑料使用,这种方法虽比第一种方式较好,但依然未能充分利用PC/ABS的价值。
第三种,对PC/ABS次料进行改性回收。业界多采用的方法是在回收的PC/ABS中加入酸酐类反应性偶联剂,来提高机械性能。但是,这种方法把次料碾碎成更小的物料之后,与新纯料混合而成,由于次料在成型过程中经过多次高温处理而产生断键作用,其分子量会比新料低,大体而言,混合料合成平均分子量低于100%的新料,因此如果没有好的配方来改变调和机械性能、阻燃性能,改性回收料的安全性能将大大降低,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能应用在对材料机械性能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而且,加入酸酐后,会对成型设备及模具产生腐蚀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的现有方法都有各自的弊端与缺点,在使用时产生麻烦与不便,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其PC/ABS次料在ABS、聚碳酸酯、硅酸盐类纤维和磷酸酯类阻燃剂的作用下,对PC/ABS次料进行改性回收,使PC/ABS次料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大大提高,从而使PC/ABS次料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
一种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硅酸盐类纤维为白色硅酸盐纤维或绿色硅酸盐纤维。
所述白色硅酸盐纤维氧化铝含量在20%以上,使用温度在800℃以上。
所述绿色硅酸盐纤维氧化铝含量在20%以下,使用温度为65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磷酸酯类阻燃剂选自磷酸酯阻燃剂RDP、BDP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168、1076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剂选自德国科宁P861。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其使用PC/ABS次料,在ABS、聚碳酸酯、硅酸盐类纤维和磷酸酯类阻燃剂的作用下,对PC/ABS次料进行改性回收,使PC/ABS次料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大大提高,从而使PC/ABS次料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的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使用无卤阻燃体系,UL-94防火标准可达到V0(1.2mm)等级,可应用于电子电器电池外壳和薄壁零件如笔记本电脑外壳、手持式移动终端外壳的注塑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C聚碳酸酯100份;PC/ABS次料80份;陶瓷纤维20份;阻燃剂RDP10份;ABS40份;抗氧剂10102.5份;脱模剂德国科宁P8612.5份。
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称量混合后倒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造粒的工艺条件按照PC/ABS原料的工艺进行。
该实施例的环保阻燃PC/ABS改性工程塑料的性能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迅扬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迅扬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移感测方法与位移感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换板及刀片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