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492.0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4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赖达英;柏长升;黎才振;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的测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电压力锅的内锅底部设置测温装置,但是,由于发热盘设置于电压力锅的底部,设置于内锅底部的测温装置比较靠近电压力锅的发热盘,从而使得测温偏高,测温精准度不高;另一种是在电压力锅的顶部设置测温装置,即设置于电压力锅的锅盖上。由于锅盖的结构受限,而安装在锅盖上的测温装置的温度探头要安装在锅盖上,即需要走线到锅盖上,结构复杂,使得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高测温精准度,降低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以提高测温精准度,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组件、锅身组件及测温装置,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所述锅身组件包括外壳罩,所述测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罩之间的测温装置;
所述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罩上的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的探头与所述内锅的侧壁导热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侧壁上的导热支架,所述探头与所述导热支架接触。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导热支架上设置有凸台,所述探头的探点与所述凸台接触。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外壳罩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探头的凹槽。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挡板。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探头上设置有探头卡位,
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内锅的第一端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探点穿过的伸出口,所述探头卡位的外接圆直径大于所述伸出口的直径;
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内锅的第二端壁与所述探头卡位之间设置有的弹性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且套设于所述探头外侧;
所述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探头卡位的外接圆直径。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第二端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测温装置的连接线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导热支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所述内锅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内锅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锅的边缘的内锅把手;
所述导热支架具有与所述内锅把手卡接的卡接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中,将温度传感器组件设置于内锅与外壳罩之间,探头与内锅的侧壁导热连接,使温度传感器组件的探头远离发热盘,并与内锅的侧壁接触,有效地提高了测温的精准度;并且,由于探头设置于外壳罩上,避免了走线到锅盖组件上,简化了结构,进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的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锅盖组件—1,内锅组件—2,锅身组件—3,密封圈—4,内锅把手—5,导热支架—6,凸台—61,卡接端—62,温度传感器组件—7,探头—71,探点—711,探头卡位—712,热敏电阻—72,外壳罩—8,提手—81,凹槽—82,第一端壁—821,第二端壁—822,内锅—9,弹性装置—10,挡板—11,连接线—12,控制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以提高测温精准度,降低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