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221.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忠;杨堃;俞照辉;闫国华;张凯峰;李颖;叶琛;程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32;B23K9/133;B23K9/095;B23K9/12;B23P6/0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玲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自动 焊接 维修 设备 | ||
1.一种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轴(34),所述主轴(34)两端对称设有一气囊支架(5),两个气囊支架(5)上均设有气囊(6),两个气囊支架(5)之间形成一焊接空间(7),该焊接空间(7)内设有一可轴向移动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一进气管(13)和一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连通焊接空间(7)和位于气囊支架(5)外侧的排水空间,所述筒体内设有一焊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所述筒体内的三自由度运动机构,该三自由度运动机构包括周向运动机构、轴向运动机构、以及径向运动机构,所述轴向运动机构与周向运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径向运动机构安装在轴向运动机构上,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在径向运动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运动机构包括周向驱动电机组件(37)、与周向驱动电机组件(37)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安装筒(28),所述安装筒(28)套在主轴(34)上、并可绕主轴(34)转动,所述安装筒(28)与所述轴向运动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运动机构包括通过轴向导杆(45)相连接的前侧固定板(53)和后侧固定板(27),所述前侧固定板(53)和后侧固定板(27)均安装在所述周向运动机构上,所述后侧固定板(27)上设有一轴向驱动电机组件(38),该轴向驱动电机组件(38)的输出端与一轴向驱动丝杠(59)相连,所述轴向驱动丝杠(59)上套有一轴向移动螺母,所述轴向导杆(45)上套有一轴向直线轴承组件(57),该轴向直线轴承组件(5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板(42)和第二安装板(56),所述轴向移动螺母与第一安装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2)与所述径向运动机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固定板(53)的内侧和后侧固定板(27)的内侧均设有一限位挡块(3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运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径向驱动连接块(43)、电机支架(23)和工作头安装架(47),所述电机支架(23)固定在所述轴向运动机构上,所述焊接装置固定在工作头安装架(47)上,所述径向驱动连接块(43)与工作头安装架(47)之间设有径向导杆(44)和径向移动丝杠(41),所述电机支架(23)上设有一径向驱动电机组件(40),该径向驱动电机组件(40)的输出端与一径向转动螺母相连接,且该径向转动螺母套在径向移动丝杠(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送丝机(55)、与送丝机(55)相连接的送丝嘴(50)、以及与送丝嘴(50)相对设置的焊炬(51),所述送丝嘴(50)和焊炬(51)安装在一焊接头支撑块(52)上,所述焊接头支撑块(52)固定在所述工作头安装架(4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头支撑块(52)上还设有一高速CCD相机(4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安装架(47)上设有一摆动气缸组件(26),所述工作头安装架(47)上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内设有一与摆动气缸组件(26)相连接的气动马达组件(25),所述气动马达组件(25)的输出端设有一砂轮(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动焊接维修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气囊支架(5)中,一个气囊支架(5)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前内侧支撑板(8)和前外侧支撑板(4),另一个气囊支架(5)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后内侧支撑板(14)和后外侧支撑板(15),所述前内侧支撑板(8)、前外侧支撑板(4)、后内侧支撑板(14)、以及后外侧支撑板(15)均固定在所述主轴(34)上,所述筒体两端分别与前内侧支撑板(8)和后内侧支撑板(14)相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2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