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1034.7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蒲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蓄电池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引动力用蓄电池,主要作为矿用防爆牵引车辆、隧道盾构牵引机车动力源,也可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型电动车等产品动力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动力型电池存在较大弊端:①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新电池的初次使用,加酸后还需经过长时间的初充电,浪费电能,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②电池初充电与补充电所采用的工艺不同,充电电流不同,因此对充电机的选择有局限性;③如果由电池的生产厂家对电池进行初充电,如不能及时售出,或在主机厂、销售商处搁置一段时间,会造成电池中极板的硫酸盐化,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是通过正负极材料的配方以及生产工艺的创新,研制开发出牵引动力用蓄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1)、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
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α羟基-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
一种动力蓄电池的应用,用五充二放的化成方式,对水洗后的负极进行硼酸饱和液或甘油液浸渍处理,达到干荷性能要求的正、负极板有较高的二氧化铅含量和金属铅含量。
本发明,负极中加入微量添加剂,以改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输出功率,阻滞极板的氧化和抑制极板在充电时氢气的析出,增加吸附性强的纳米碳,增强负极活性物质间的粘合性,防止负极活性物质脱落,提高电池的寿命。该电池干荷性能好,避免原生产过程中初充电不足。对该电池做了放电试验,5小时放电容量为346AH左右,均超过了额定容量,使用性能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动力蓄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红丹和活性炭。从而增加正极活性物质的孔率,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增加正极中二氧化铅的含量;
2、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纳米碳、腐植酸、硫酸钡、纤维、α羟基-β萘酸等微量添加剂;改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输出功率,阻滞极板的氧化和抑制极板在充电时氢气的析出,增加吸附性强的纳米碳,即增加活性物质间的孔率,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同时又增强负极活性物质间的粘合性,防止负极活性物质脱落,提高电池的寿命,增强负极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性能,使负极活性物质保证干荷性能所需的金属铅的含量。
一种动力蓄电池的应用:用五充二放的化成方式,对水洗后的负极进行硼酸饱和液或甘油液浸渍处理,达到干荷性能要求的正、负极板有较高的二氧化铅含量和金属铅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汽车载体视频旅游系统
- 下一篇:聚偏氟乙烯薄膜的极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