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短复合纺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纺丝的布帛和衣料用纤维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0579.6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智则;冈田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毛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D02G3/26;D02G3/28;D02G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短 复合 纺丝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布帛 衣料 纤维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复丝纤维和短纤维的长短复合纺丝(“纺丝”也称为“细纱”)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纺丝的布帛和衣料用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长短复合纺丝由于可发挥复丝纤维和短纤维各自所具有的长处,因此一直以来提出了各种提案。例如已知下述方法。
(1)对复丝纤维进行电开纤、与短纤维捻丝,制作均匀混纤结构的长短复合纺丝的方法(专利文献1)
(2)在以作为长纤维的单纱纤维为芯、以作为短纤维的纺纱用纤维为鞘并包覆在外周的状态下进行捻缩,制作芯鞘结构的芯丝的方法(专利文献2)
(3)不同层地对复丝纤维和短纤维进行混纺,制作杂色花线结构的精纺交捻丝的方法(专利文献3)
但是,以往的长短复合纺丝存在需要静电产生装置、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专利文献1),当将单纱纤维替换成复丝纤维配置于芯中、将短纤维配置于鞘中时,存在复丝纤维部分地飞出到外边的问题(专利文献2),杂色花线结构中存在难以在通常的用途中展开(专利文献3)等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2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258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73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预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提供复丝纤维与短纤维的一体性良好、具有耐洗性、手感柔软的长短复合纺丝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纺丝的布帛和衣料用纤维制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长短复合纺丝的特征在于,其是复丝纤维与短纤维经一体化、加捻而成的长短复合纺丝,从截面进行观察时,所述复丝纤维包含在所述长短复合纺丝的内部且集中存在于周边部,从侧面进行观察时,所述复丝纤维沿着所述长短复合纺丝的加捻方向扭曲。
本发明的长短复合纺丝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所述长短复合纺丝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短纤维束供给至环锭纺纱机的牵伸区,将复丝纤维以无张力的状态供给至所述环锭纺纱机的前罗拉的上游侧,在所述前罗拉的夹持线上将所述复丝纤维重叠在经牵伸的所述短纤维束上,接着加以实捻制造长短复合纺丝。
本发明的布帛的特征在于,制成含有所述长短复合纺丝的织物或编织物。另外,本发明的衣料用纤维制品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布帛制成衣料用纤维制品。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长短复合纺丝从截面进行观察时,复丝纤维包含在长短复合纺丝的内部且集中存在于周边部,从侧面进行观察时,复丝纤维沿着长短复合纺丝的加捻方向扭曲。通过该结构,复丝纤维与短纤维的一体性高、短纤维的周围被复丝纤维缠绕、将细毛部隐藏,因此发挥耐洗性。另外,可制成作为整体手感柔软的长短复合纺丝以及使用了该纺丝的布帛和衣料用纤维制品。
附图说明
图1的图1A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长短复合纺丝的截面图,图1B为该纺丝的侧面图。
图2为表示用于制造上述长短复合纺丝的环锭纺纱机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上述环锭纺纱机的前罗拉主要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环锭纺纱机的前罗拉主要部分的示意说明图。
图5的图5A为现有技术的长短复合纺丝的截面图,图5B为该纺丝的侧面图。
符号说明
1粗线梭芯
2纬纱管
3前底主轴
4前底罗拉
5前顶罗拉
6心轴
7喇叭形给料器
8后罗拉
9牵伸胶圈
10 导纱钩
11 打结防止环
12 钢丝圈
13 纱线管
14 导纱器
15 短纤维束
16、22复丝纤维
17 夹持线
20 长短复合纺丝
21 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毛织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毛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