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0035.X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校辉;边文冀;王明华;钟立强;秦钦;陈友明;张明生;史阳白;孔杰;栾生;李萧轩;朱锡和;王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斑点 叉尾鮰 良种 繁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斑点叉尾鮰种鱼的繁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斑点叉尾鮰 (Ictalures Punctatus),亦称美洲鲶、沟鲶等,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试养,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相继突破了养殖、繁殖、饲料、加工出口等环节技术难关,形成了从苗种繁育、养殖、加工、市场营销完整的产业链条,产量也从最初的几千吨猛增并稳定在10万吨左右,最高峰时达到了22.4万吨,成为我国出口美国的主要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已发展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中令人瞩目的特色产业,纳入《全国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重点品种规划。由于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对美国本土的养殖业形成冲击,因此美国已经在成鱼贸易、种源出口等各方面对我国实行限制。种质来源得不到保障,累代养殖群体近交水平不断升高,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减慢、体色分化、病害高发和规格不齐等种质衰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种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瓶颈,为了促进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选育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斑点叉尾鮰良种以支撑产业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斑点叉尾鮰种质来源得不到保障,累代养殖群体近交水平不断升高,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减慢、体色分化、病害高发和规格不齐等种质衰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发明一种以我国历史引进的斑点叉尾鮰不同批次或地里群体种质为种源,通过自交筛选后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繁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方法,它包括亲鱼选择与培育、鱼苗繁殖、鱼卵孵化和出苗四个步骤,其特征是所述的亲鱼选择与培育步骤为:
(一)母亲本制备:
以2001年从美国密西西比引入我国养殖美国原始群体建立自交家系10个以上,大塘混合养殖18个月达商品规格后,以体重为指标,选择型体正常、非畸形、体重增重最快的雌性个体作为母亲本,筛选率为10~20%;
(二)父亲本制备:
以2003年从阿肯色引入我国养殖美国原始群体建立自交家系10个以上,大塘养殖混合18个月达商品规格后,以体重为指标,选择型体正常、非畸形、体重增重最快的雄性个体为父亲本,筛选率为10~20%;
(三)良种生产亲鱼选择:选择母亲本和父亲本中的4~10龄个体,按照1~2:1比例搭配放养于亲本培育池进行亲本培育;
(四)亲本培育:除了常规配合饲料投喂外,在繁殖生产前3个月开始每3~5d补充投喂一次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促进亲鱼性腺快速同步发育,提高亲鱼怀卵量和产卵率;
(五)产卵巢设置:选择在5~7月,亲鱼培育池水温稳定在22℃以上一周开始在培育池中设置产卵巢以供亲鱼入巢产卵。
所述的动物性饵料包括畜禽下脚料和新鲜的小杂鱼虾。
所述的亲本培育池面积以3~6亩为佳,水深1.5~1.8米,池塘淤泥小于15cm。
所述的亲本培育放养密度为平均每667m2放养100~130尾,尾重250~300kg,并搭配15cm左右的鲢、鳙鱼鱼种200~250尾左右,亲鱼池中忌放鲤、鲫尖杂食性鱼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方法繁育组合的后代体重比对照组(父母本自交组合)均值提高了22.1%,比对市场普通商品苗提高了25.3%,其生长优势在不同世代间得到了稳定表现,为该优势繁育组合的商业化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选择与培育
1.1亲鱼选择
1.1.1亲鱼来源
2001年和2003年我国从美国引入的斑点叉尾鮰原始群体,或以生长为指标按照总选择率10-20%逐代自交选育群体,按照2001年原始群体和自交选育群体的雌性个体和2003原始群体和自交选育群体的雄性个体进行配种。适用繁殖的亲鱼体长为50cm以上,体重为2.0kg以上。
1.1.2亲鱼年龄
允许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小年龄,雌鱼4龄、雄鱼4龄;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最大年龄,雌雄鱼均为10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几丁质结合蛋白CBP2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下一篇:头孢西丁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