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及其工艺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9991.0 | 申请日: | 2013-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傅林坚;曹建伟;欧阳鹏根;王丹涛;陈明杰;石刚;汤承伟;邱敏秀;蒋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3/00 | 分类号: | C30B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生产 熔炉 装置 及其 工艺 控制 方法 | ||
1.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室法兰、直线单元、连接块、旋转单元和切割片;所述直线单元包括固定座和活动杆,固定座与炉室法兰固定,活动杆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穿过炉室法兰并能沿着直线单元轴线方向进行直线伸缩运动,活动杆与炉室法兰之间设有密封,炉室法兰与炉体固定;所述旋转单元通过连接块与活动杆连接,用于通过活动杆的直线伸缩运动进行旋转运动,切割片依次连接连接块和旋转单元,旋转单元带动切割片进行旋转运动,切割片用于切割硅单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单位是电动缸、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是电机或气动马达中的任意一种装置。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的工艺控制方法,籽晶固定在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的下轴顶部,利用籽晶与熔融硅液熔接拉制出硅单晶,硅单晶依次包括熔接部分、细颈部分和扩肩部分,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A:选择由无位错的硅单晶切制而成的圆柱形或方形的籽晶,且籽晶的长度为40~50mm,直径或边长为5~7mm;
步骤B:预热完成后,增加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中的高频电源功率,直至多晶料熔化成熔融硅液后,上升籽晶至籽晶与熔融硅液熔接,熔接后对拉制出的熔接部分进行整形;
步骤C:整形完成后,快速生长细颈部分,保持细颈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小于8mm/min,控制细颈部分的直径在3.2~5.5mm之间,长度为45~55mm;
步骤D:细颈部分生长完成后,通过控制可连续生产的区熔炉装置的高频电源的加热功率和上轴、下轴的进给速度,增加拉制出的硅单晶的直径,进行扩肩部分拉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硅单晶的拉制过程中,需要停止本次拉制并重新开始下一次硅单晶拉制时,利用切割片切割硅单晶熔接部分和细颈部分的连接处,即可开始下一次硅单晶拉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片工作时的线速度大于1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99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