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液脱氧钙处理的加钙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9979.X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隆;孙树森;周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宝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94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氧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炉外精炼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液脱氧钙处理的加钙方法。
背景技术
钙处理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钢水精炼手段,历史上,曾经有过向钢包内直接加入钙合金、向钢液内喷吹钙合金等方法,但由于处理效果不稳定或成本过高等原因已渐被淘汰,现在应用的是钢包喂钙线方法。它是将钙合金(Ca、Ca-Si、Ca-Fe等)用钢皮包裹制成包芯线,通过喂丝机的导引管将其以很高的速度插入钢液。喂丝过程中同时伴随惰性气体搅拌,以增加Ca在钢液中的停留时间和进行良好的混合。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钢铁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极大成功。钢包喂钙线的主要处理效果为:
(1)降低钢液中的O、S含量,同时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可提高钢水的流动性。
(2)钢液中的氧化物夹杂不形成串簇状而转变为均匀分散的含Ca氧化物夹杂,从而减少夹杂物尺寸,在钢材轧制时不会变形。改善钢液洁净度。
(3)在Al镇静钢中加入Ca易把Al2O3夹杂变成液态钙铝酸盐,便于它聚合长大上浮,提高了钢液洁净度,从而防止水口堵塞。
但由于金属钙的熔点低(845℃)、沸点低(1450℃),在钢液中极易气化上浮到钢渣表面上,与空气中的氧及渣液中的氧化物产生剧烈反应,所以喂钙线时需要尽量将包芯线喂入到钢液最深处,利用钢液的静压力,防止金属钙快速气化,从而延长金属钙在钢液中停留时间,达到对钢液进行钙处理的作用。
现有的几种类型的含钙或钙合金的包芯线仍有下列缺陷:(1)含硅低钙合金包芯线,例如CaSi包芯线:其缺点是在炉外精炼过程中进行钙处理时不仅造成钢水增硅,且处理成本高,因此不适用于低Si钢种进行钙处理。(2)含硅钙粒、铁粒、钙粒混合物包芯线,例如Fe+Ca粉包芯线:其缺点是粉状金属钙比表面积大,易被氧化。另外,在精炼温度下,当外包层熔化后,裸露的金属钙快速气化,易造成钢渣液面激烈翻腾和飞溅,不仅钙的收得率低(钙的收得率仅8%—12%),还会造成钢水增氮及产生不安全因素。(3)含纯钙丝包芯线,例如钙丝直径7.5毫米、铁皮厚度0.55毫米包芯线:其缺点是虽然钙的收得率较前两种大大提高,但在钢水钙处理过程中,不仅钢渣喷溅严重,还会造成钢水会增氮5—8PPM及严重危及钢厂生产安全。
喂线方法是影响钙收得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喂线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将合金释放于钢液的上部,从而降低甚至破坏处理过程;喂线的最佳速度能使包芯线的外皮在钢包的底部附近开始熔化,从而将其所包裹的钙芯释放于该处,达到使钙芯在被处理的钢液中有最长的停留(或与熔体的作用)时间。
在现有的喂线技术中,通常将最佳喂线速度近似的简化为与钢包中钢液高度有关的函数,即V=KH,式中V为最佳喂线速度,H为钢液的真实深度,K为速度修正常数,也即最佳喂线速度仅仅是钢包中钢液深度的函数。由此所得的喂线速度显然是粗略估算出来的,并不是最佳的喂线速度,其金属钙的利用率并未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钢液脱氧钙处理的加钙方法,该加钙方法采用了复合结构的钙芯线,通过设置钙芯线的最佳入射高度、入射角度以及钙芯直径和芯皮厚度来确保钙处理过程的成功,同时根据公式计算出最佳喂线速度进行喂入,达到包芯线芯皮在钢包的底部附近开始熔化,从而将其所包裹的钙芯释放于该处,使钙在钢液中有最长的停留(或与熔体的作用)时间,以获取钙最高的利用率。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钢液脱氧钙处理的加钙方法,涉及钢包内的钢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钙方法采用复合结构的钙芯线,所述钙芯线由钙芯、中间层和外包层构成,所述外包层包覆于中间层外表面,中间层包覆于钙芯外表面,所述钙芯直径为5~6mm;所述钙芯线的入射高度距所述钢包内钢液液面正上方43~47cm,其入射角为与所述钢包内钢液液面呈48°~52°的夹角。
当所述钙芯直径为5.5~5.6mm时,所述钙芯线的入射高度距所述钢包内钢液液面正上方45~45.6cm,其入射角为与所述钢包内钢液液面呈50°~50.5°的夹角。
所述中间层呈中空圆柱状或中空的近似圆柱状,所述圆柱状或近似圆柱状的柱面上具有轴向开口。
所述开口呈紧密接触状。
所述中间层可以是粉状物料填塞层。
所述的中间层厚度为0.2~1.5mm。
所述的粉状物料填塞层为如下物质:硅铁粉、铁粉、铝粉(铝皮)、硅钙粉、稀土、铝酸钙粉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宝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宝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9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