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帘式气囊装置的配置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974.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仓桥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13 | 分类号: | B60R21/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华卿;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配置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帘式气囊装置的配置构造,其在汽车侧面碰撞或横滚时等使气囊沿车顶侧梁(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呈窗帘状展开。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搭载的是帘式气囊装置,所述帘式气囊装置在汽车侧面碰撞或横滚时使气囊沿车顶侧梁并向下方呈窗帘状展开以保护乘客。
这种帘式气囊装置的气囊以沿车顶侧梁而折叠起来的存储状态来配置,且由车顶装饰件的末端部覆盖车厢内侧。另外,在该存储状态下,在车顶装饰件的末端部的端缘,以从车厢内侧重叠的状态配置有中立柱装饰件、后侧立柱装饰件(クォータピラートリム)等立柱装饰件的上端部。
为了使气囊展开,由要膨胀展开的气囊使车顶装饰件的末端部向车厢内侧弯曲变形,并且使气囊从因该变形而产生的、在末端部和侧玻璃及立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隙呈窗帘状向车厢内展开。
但是,立柱装饰件通常由比软质的车顶装饰件更硬质的部件来形成,具体而言,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来形成,以使其不易因乘客及行李等的接触而变形或划伤及损坏。这种合成树脂特别具有在低温时易固化开裂的性质,在气囊的展开时,当急剧膨胀展开的气囊进行接触时,立柱装饰件的上端部就会损坏,导致其碎片有可能飞溅到周围。
作为该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气囊导向件的帘式气囊装置,所述气囊导向件在气囊窗帘状地展开时以覆盖立柱装饰件的上端部的方式进行展开。
下面,参照图7及图8对专利文献1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从车厢内侧看帘式气囊装置所配置的车厢侧部的状态的概要侧面图,图8是图7的沿着VIII-VIII线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7所示,帘式气囊装置100主要由气囊101和充气筒构成,所述气囊101横跨前立柱111、中立柱112及后侧立柱114等之间以沿车顶侧梁115而折叠起来的存储状态来配置;充气筒在未图示的侧面碰撞时等进行工作以喷出气体。
如图8所示,帘式气囊装置100的气囊101由车厢内的形成天花板的车顶装饰件117的向下方弯曲的末端部117A来覆盖车厢内侧。另外,在车顶装饰件117的末端部117A的端缘,从车厢内侧重叠有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
中立柱112主要由立柱内板113、侧外板115的中立柱部115A构成。在侧外板115的车顶侧梁部115B的车厢内侧,车顶侧梁116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车顶侧梁116的车厢内侧,结合有立柱内板113的上端部。另外,在形成于车顶侧梁116的上部的结合凸缘上,结合有车顶侧梁部115B的内侧缘部及车顶板119的外侧缘部。
在设置于中立柱112的车厢内侧的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厢外侧上方延伸的安装壁部118B,从安装壁部118B的上端向车厢外侧下方而形成的安装部118C通过卡子而固定于立柱内板113。
另一方面,形成有从安装壁部118B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的上壁部118D,在从上壁部118D的上端向车厢外侧斜上方延伸的导向壁部118E,设有折叠起来的气囊101。另外,在上壁部118D设有气囊导向件120,所述气囊导向件120通过上部120A向车厢内侧方向变形,来覆盖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
气囊101通过从充气筒供给气体,从折叠起来的状态而如假想线所示膨胀展开。在该气囊101的膨胀展开时,气囊导向件120的上部120A向车厢内侧变形,如假想线所示,覆盖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另外,在气囊101进行膨胀展开时,通过气囊101的膨胀展开力引起的按压力,如假想线所示,将车顶装饰件117的末端部117A向车厢内侧方向推开。
这样,在气囊101的展开时,通过由气囊导向件120来覆盖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急剧膨胀展开的气囊101就不会与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直接接触,能够对立柱装饰件118的上端部118A的损坏防患于未然,能够防止其碎片飞溅到周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047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汽车外气囊预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