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联叉锻件的热锻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748.7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增均;赵震;杨帆;胡成亮;资小林;曾凡;吴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K1/74 | 分类号: | B21K1/7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联叉 锻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双联叉锻件的热锻成形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1)下料:采用圆棒料锯切下料,坯料高径比不大于1.5;
(2)预热模具:对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维持在200℃~300℃;
(3)加热坯料:将坯料置于中频炉内加热到1100℃~1150℃;
(4)平模镦粗:将加热好的坯料置于平模上镦粗,镦粗量为高度的15%-25%;
(5)不等高截面飞边槽终锻成形:将预锻件置于终锻模腔内,进行终锻成形;
(6)冲孔切边:将终锻件置于冲孔切边模具中,进行冲孔切边,得到最终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叉锻件的热锻成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锻镦粗模具的上模、下模均具有水平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叉锻件的热锻成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终锻模具为立式分模方式,终锻凸模与终锻凹模形状相同,对称布置,终锻模具的飞边槽结构采用不等截面飞边槽形式,锻件叉形一侧飞边厚度比连接部一侧飞边厚度大,两不等高截面交界处采用斜面过渡,终锻模膛的形状及尺寸与预先设计的双联叉终锻热锻件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7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检测用伺服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酸/13X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