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候型阴极电泳涂料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8181.3 | 申请日: | 2013-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晖;占元贞;李兵;孙斌;章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44;C08F220/28;C08F220/14;C08F220/34;C08F212/08;C08F220/18;C08G59/62;C08G59/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候型 阴极 电泳 涂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或其它机械配件作为外用涂料的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耐候型阴极电泳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业和各种机械产业中,各种配件和汽车底盘等现已基本采用电泳涂料作为涂层,但在很多使用领域内,如汽车的雨刮器、越野车备胎架、汽车底盘、车轮和工程机械等各种暴露在露天使用的各种构件,都会由于气候变化大、工作条件恶劣,对电泳涂层的耐候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要求很高,在现有的电泳涂料产品中,很难完全满足当前实际使用中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目前市场需要的急需,提供一种耐候型阴极电泳涂料组合物,具有极好的耐候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且在贮存中不会出现沉淀和变质,产品质量稳定性极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阴极电泳涂料组合物由产品A和产品B组成,
其中产品A是在制备成分1和成分2的基础上再制备构成:
1)成分1,即:丙烯酸树脂
原料重量份百分比如下:
丙二醇甲醚 14%
乙酸乙酯 14%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 10.5%
丙烯酸羟乙酯 18%
甲基丙烯酸甲酯 18%
苯乙烯 6%
丙烯酸丁酯 16.5%
十二烷基硫醇 1.5%
偶氮二异丁腈 1.5%
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丙二醇甲醚、乙酸乙酯放入带搅拌分水器、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进行搅拌,同时加热至95℃有回流液产生;
②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反应釜上部的高位槽中搅拌均匀,反应釜温度保持90~95℃,将高位槽的混合物用大于3h的时间滴加到反应釜中,加完后保温3h待树脂转化率≥98.5%降温,出料即为成分1—丙烯酸树脂,
2)成分2,即:胺改性环氧树脂
原料重量份百分比如下:
双酚A 13.5%
十二烷基酚 7.8%
环氧树脂 44.7%
二甲苯 10.5%
二甲基苄基氨 0.7%
二乙醇胺 4.5%
乙二醇丁醚 3%
仲丁醇 10.8%
丙二醇苯醚 3%
二甲氨基丙胺 1.5%
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双酚A、十二烷基酚、环氧树脂和组分中三分之一的二甲苯放入带搅拌器、分水器、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加热至130℃;
②加入二甲基苄基氨进行催化至环氧当量为1000g/eq;
③加入组分中剩余三分之二的二甲苯,进行稀释,同时加入二乙醇胺降温至90℃状态保温1小时;
④加入乙二醇丁醚、仲丁醇、丙二醇苯醚进行混合稀释后,再加入二甲氨基丙胺在90℃状态下保温2小时后即为成分2—胺改性环氧树脂, 产品A的构成:即环氧—丙烯酸乳液,
原料重量份百分比如下:
成分1 15~24%
成分2 6~15%
固化剂 14.5%
增塑剂 1.5%
消泡剂 0.05%
流平剂 0.05%
88%乳酸 0.9%
去离子水 53%
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成分1、成分2、固化剂、增塑剂、消泡剂、流平剂加入到带冷凝器和搅拌器的不锈钢乳化釜中搅拌混合;
②加入88%乳酸进行搅拌中和;
③在连续搅拌的状态下,加入配方中的去离子水即构成乳液;
④上述乳液用乳化釜热水夹套加热至30~45℃进行减压蒸馏,当馏出液达到30%重量份时,再另外补加上述总量30%的去离子水,即成为产品A:环氧—丙烯酸乳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化剂为HDI三聚体的二丁胺封闭物,
产品B是通过成分3制备后再制备获得:
成分3、即:颜料分散树脂
原料配方重量份百分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转运系统和病原体检测方法
- 下一篇:弹药补给装置、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