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的回收站机制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8028.0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杨松;莫展鹏;季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计算 回收站 机制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的回收站机制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环境下,资源不断进行着分配使用、回收、再分配使用的循环过程,在云计算中需要回收站的机制来对回收资源进行暂时管理;但同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和数据安全的角度上看,当前的回收站机制满足不了要求。当前的回收站机制都是操作系统直接提供的,直接对分区上的数据进行操作。可以对对象进行查看、逻辑删除、物理删除和还原操作。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回收站机制是这样的:
1、在每个分区中建立一个隐藏目录,目录中保存回收站中的对象;
2、建立一个列表用于保存回收站中当前的对象;
3、逻辑删除一个对象时,先尝试把该对象移动到隐藏目录中,如果成功,则在列表中添加该对象的信息;
4、对象的信息包括对象的名称、大小、原始路径等;
5、物理删除一个对象时,直接在隐藏文件夹中把对象彻底删除,释放存储空间;
6、还原一个对象时,根据名称查找到该对象的信息,根据信息中的原始路径,先尝试把该对象移动到原始路径下,如果成功,在列表中删除该对象的信息;
7、查看回收站对象时,直接读取列表中的信息。
所述机制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只能管理单一操作上的对象,不能管理云计算环境下多节点下的对象;
2、对于相关联文件只能孤立地进行管理,不能统一进行管控;比如,云计算环境下,单单删除一个虚拟机的实例文件不能彻底删除数据,还有相关联的配置文件、快照文件也要一并删除,才能保证没用的空间被彻底释放及数据安全;
3、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不能前后逻辑两个同名的文件,在普通文件夹下如果先逻辑删除一个文件a,然后新建一个文件也是a,这个时候都还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再对新建的文件a进行逻辑删除,这时候就会被禁止,这个是由于单击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限制而导致的。
为了云计算中多节点下对象的统一回收管理,提高删除完整性和安全性,需要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的,管理多节点下对象逻辑删除、物理删除及还原的一整套处理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的回收站机制,解决云计算环境中基于对象的逻辑删除、物理删除及还原,多节点下对象统一回收管理,同路径下重复删除同名称对象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的回收站系统,解决云计算环境中基于对象的逻辑删除、物理删除及还原,多节点下对象统一回收管理,同路径下重复删除同名称对象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义可回收对象的范围,包括对象包含的文件、数据项,然后在回收对象原来的状态中加入“已逻辑删除”的状态;
步骤2:建立一个保存回收对象的数据库表;
步骤3:逻辑删除时,修改对象状态为“已逻辑删除”,在数据库表中插入该对象的信息;
步骤4:物理删除时,根据对象名从数据库中查找到该对象的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中的节点信息和对象在节点上的路径,找到该对象及其关联项;
步骤5:结合回收对象范围彻底删除对象相关联的文件、数据项,如果成功,在数据库表中删除该对象的记录;
步骤6:还原一个对象时,根据对象名从数据库中查找到该对象的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中的节点信息和对象在节点上的路径,找到该对象及其关联项;
步骤7:根据对象在节点上的状态改为“正常”状态,如果成功,在数据库表中删除该对象的记录。
所述的对象为云计算中实体对象,其中类别包括:虚拟机、虚拟机快照、逻辑卷、逻辑卷备份、镜像、映像文件。
所述的逻辑删除是删除对象资源释放,对象记录仍然保持在回收站中,支持还原到原路径。
所述的物理删除是将对象及对象相关联的的文件从系统中彻底清除,将回收数据库中的记录亦一并删除。
所述的还原对象是将对象在原位置置为“正常”状态,恢复正常使用,将回收数据库中的记录删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