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7972.4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颜小林;余辉;李海龙;董明景;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回油孔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汽液分离器是封闭式的容器,内部结构无法直接查看,回油孔在汽液分离器内部的U型管的底部,回油孔在空调系统中起到回油的作用,回油孔堵塞可能直接导致压缩机运转无润滑油,而导致转轴磨损,无法运转。现有技术中,对回油孔是否检测只有解剖和内窥镜检查两种检验方法。然而,解剖方法是采用的是打开汽液分离器封闭式的结构,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且检测后破坏了汽液分离器的整体结构,无法再投入使用;内窥镜检查方法虽是无损检验,但检查成本高,而且检验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损检测的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汽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和出气管,回油孔位于出气管上,且出气管的第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出气管的第二端位于壳体的内部;检测装置包括:密封装置,对出气管的两端密封;充气检测装置,向两端密封的出气管的内腔充气并检测充气流量。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对出气管的第一端密封;第二密封装置,对出气管的第二端密封。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装置为膨胀密封装置,膨胀密封装置从出气管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以对出气管的第二端密封。
进一步地,膨胀密封装置包括:膨胀部,膨胀以密封出气管的第二端;操作部,从出气管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并对膨胀部操作以使膨胀部膨胀。
进一步地,膨胀部为膨胀气囊;操作部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从出气管的第一端延伸到出气管第二端,并与膨胀气囊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气源连通。
进一步地,操作部还包括:第一气压表,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以控制膨胀气囊的气压。
进一步地,充气检测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与出气管的内腔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气源连通;流量计,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以检测第二连接管中的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充气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气压表,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上以控制第二连接管中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流量计为转子流量计。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装置为密封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采用密封装置密封出气管的两端;步骤S20:采用充气检测装置向两端密封的出气管中充入气体并检测充气流量。
进一步地,步骤S10具体包括:步骤S11:采用膨胀密封装置从出气管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并对出气管的第二端密封;步骤S12:采用密封塞对出气管的第一端密封。
进一步地,步骤S11具体包括:步骤S111:将第一连接管连接有膨胀气囊的端部从出气管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步骤S112:打开第一气源向膨胀气囊中充入气体以使膨胀气囊膨胀密封出气管的第二端;步骤S113:当第一气压表的气压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关闭第一气源保压。
进一步地,步骤S20具体包括:步骤S21:打开第二气源,向出气管内腔中充气;步骤S22:调节第二气压表的气压达到第二预设值;步骤S23:读取流量计的数值并与合格值对比。
根据本发明的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对出气管两端密封装置,并向两端密封的出气管的内腔充气以检测充气流量。采用充气检测装置对两端均密封的出气管中充气,气体只能从平衡孔和回油孔中进入汽液分离器内部并与外界连通,当回油孔堵塞时,在一定的气压下,从出气管中进入汽液分离器的流量(即充气流量)显著减小,依此来判断回油孔是否堵塞。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方法成本低,而且对汽液分离器结构不产生破坏,能够有效地降低汽液分离器的售后故障率,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汽液分离器的回油孔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7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