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6585.9 | 申请日: | 2013-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楼跃清;黄飞;张欣;董俊里;张南海;廖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3/38 | 分类号: | E04D3/38;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变形缝 处理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因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导致破坏,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物断开,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且预留的缝隙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即设置变形缝。然而,结构变形缝的处理比较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则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的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其包括砌体墙、混凝土反梁、设置在该砌体墙顶部的混凝土预制盖板、防水卷材、膨胀螺栓、止水带、及挡水钢板。该防水卷材、止水带以及挡水钢板通过该膨胀螺栓依次固定在该混凝土反梁顶部。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包括在该防水卷材与该膨胀螺栓之间填充的柔性涂料防水材料、以及在该防水卷材与该止水带之间填充的柔性涂料防水材料。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包括钢条,该钢条设置在该止水带与该挡水钢板之间。
上述方案中,该挡水钢板的剖面呈“∧”型。
上述方案中,该砌体墙两侧墙体形成排水沟。
上述方案中,该砌体墙包括外侧墙体与内侧墙体,其外侧墙体比内侧墙体高100毫米。
上述方案中,该混凝土预制盖板与该砌体墙顶部预留有一缝隙。
上述方案中,该缝隙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2厘米。
上述方案中,该止水带为伸缩式橡胶止水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反梁,2-防水卷材,3-膨胀螺栓,4-柔性涂料防水材料,5-止水带,6-钢条,7-挡水钢板,8-砌体墙,9-混凝土预制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的结构示意图。该屋面变形缝处理构造包括混凝土反梁1、防水卷材2、膨胀螺栓3、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止水带5、钢条6、挡水钢板7、砌体墙8以及混凝土预制盖板9。
在本实施例中,该砌体墙8两侧墙体形成排水沟,以便排出变形缝处的积水。该混凝土预制盖板9设置在该砌体墙8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凝土预制盖板9与该砌体墙8顶部预留有一缝隙,该缝隙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2厘米。该缝隙用于防止沉降变形时破坏砌体墙8。一般地,该砌体墙8包括外侧墙体与内侧墙体,且外侧墙体比内侧墙体高100毫米(mm),从而形成一个阶梯状。该混凝土预制盖板9设置在该砌体墙8的内侧墙体的顶部,且该混凝土预制盖板9的顶面与该外侧墙体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该防水卷材2、止水带5、钢条6以及挡水钢板7通过该膨胀螺栓3依次固定在该混凝土反梁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防水卷材2与该膨胀螺栓3之间填充有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以及在该防水卷材2与该止水带5之间填充有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该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可用于填补防水卷材2被膨胀螺栓3破坏后的缝隙,确保防水质量。同时,该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还可以填补防水卷材2与该止水带5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止水带5的端部抵靠在该砌体墙8的外侧面上。该止水带5为伸缩式橡胶止水带。由于橡胶具有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因此,该止水带5既能满足变形缝的设计,又能满足该处防水构造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水钢板7的端部抵靠在该砌体墙8的外侧面上。该挡水钢板7的剖面呈“∧”型,其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保证该挡水钢板7在变形缝因沉降变形时不至于被破坏。
本发明设计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采用该止水带5进行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其防水效果好。并且,在该防水卷材2与该膨胀螺栓3之间、以及在该防水卷材2与该止水带5之间填充有柔性涂料防水材料4,因此,在进一步提高防水能力的时同,可以有效地保护该止水带5。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6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